第13年雲林環境知識賽 社會組考題夠燒腦

第13年舉行的雲林縣環境知識競賽今(1日)在縣府大禮堂舉行。(周麗蘭攝)

高中職組僅33人蔘賽。(周麗蘭攝)

高中職組的65題中一題。(周麗蘭攝)

第13年舉行的雲林縣環境知識競賽今(1日)在縣府大禮堂舉行,分國小、國中、高中、社會組進行,各組第一名獎金1萬元,吸引國小103人、國中104人、高中職33人、社會120人蔘賽,11月18日在高雄舉行全國總決賽。

今年題庫影片包括城市方舟、驚蟄、聖棱-雪山的脊樑、薈萃浯島、羅漢門迎佛祖、環境荷爾蒙與日常的距離-比你想得還近、一起成爲食惜生等8部影片,長度總計4小時。

雲林縣初賽規則是第一階段進行65題選擇題,汰除一半參賽者;第二階段是PK賽(驟死賽),篩選出前10名。競賽者被考驗生態保育、氣候變遷、防災教育、文化保存、環境資源管理、環境相關時事議題,獎金相當豐厚,第一名1萬元、第二名7000元、第三名3000元,只要報名都有參加獎。

環保局長張喬維說,雲林縣初賽試題包各類環保知識、近期國內外環境時事,考驗參賽者對環境知識的涉獵,也希望民衆藉由備賽過程把環境知識落實於生活中。

高中職組的65題中一題是「下列何者爲外來種?斑腿樹蛙、臺灣黑熊、櫻花鉤吻鮭、藍腹鷳?」

社會組題目難度不低,例如桃園地區塘喪失原始的灌溉能逐漸消失或荒廢是爲什麼、臺灣最主要的發電方式是甚麼、什麼是藍色水足跡?危害藻礁的主要原因?俗諺西北雨下不過田岸(田埂)」描述的是什麼氣候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