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批援幾內亞中國醫療隊出發
新京報訊(記者戴軒)3月5日晚,以北京友誼醫院爲主組建的第31批援幾內亞中國醫療隊從首都國際機場啓程,前往幾內亞執行爲期18個月的援外醫療任務。
據介紹,第31批援幾內亞中國醫療隊由24名隊員組成,其中22名來自北京友誼醫院18個科室,涵蓋了普外中心、胸外科、神經外科、骨科中心、血管外科等外科領域,神經內科、心內科等內科專業,以及放射、超聲、檢驗、麻醉、重症、手術室等平臺科室。2名隊員爲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和北京市疾控中心選派的衛生政策專家與公共衛生專家。
記者從北京友誼醫院獲悉,醫療隊於2024年9月正式組建,之後投入各項準備工作中。隊員從26個法語字母起步,系統學習了基礎法語、生活法語、醫療法語課程。此外,還學習了外交禮儀、西方文化等課程。
醫療隊針對幾內亞常見的心血管疾病、急危重症救治、創傷救治等開展了系統培訓。同時,醫療隊還深入瞭解當地醫療資源與診療習慣,以便制定更貼合當地患者需求的治療方案。
抵達幾內亞後,醫療隊計劃多維度提升當地的醫療衛生條件和水平,將推動共建“聯合醫學中心”;落實開展“新時代神農嘗百草行動”,系統研究幾內亞當地特色物種名錄,並與當地機構及相關人員合作進行實地考察和樣品製備;積極推動AI技術在診斷中的應用,因地制宜推廣骨科機器人手術的使用;針對當地泌尿繫結石高發的情況,完善相關治療硬件設施,提升診療水平等。
醫療隊隊長王賓介紹,在規劃中發現非洲對骨科機器人手術有高需求,因此希望通過AI讓當地實現“彎道超車”,通過平臺進行診斷和三維規劃,讓當地醫生很快掌握手術技術。
據悉,1968年,北京友誼醫院首次派出醫護人員參加北京市組建的第一批援幾內亞中國醫療隊,此後多次派出醫護人員或者整建制派出醫療隊執行援外醫療任務。2014年8月至2016年2月,第24批援幾內亞中國醫療隊不懼埃博拉疫情肆虐逆行出征。2023年10月,北京友誼醫院副院長、第24批援幾內亞中國醫療隊王振常作爲中國援外醫療隊羣體代表被授予“時代楷模”稱號。
編輯 樊一婧
校對 薛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