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東湖評論:古韻新聲大運河 浩蕩奔騰向未來
(原標題:【地評線】東湖評論:古韻新聲大運河 浩蕩奔騰向未來)
3200公里,碧波渺渺,柳依依;2500多載,光陰輪轉,映千川。大運河,穿越8個省市,傳承保護利用,見證古韻煥發新生,其間35座城,大量珍貴國寶講述着流傳千百載的故事。2024年6月22日,中國大運河申遺成功十週年。千年大運河,十年浩蕩行,古韻新聲大運河,浩蕩奔騰向未來。
人間奇蹟大運河,流淌歲月好時光。中國大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最早、規模最大、里程最長的人工河,人間奇蹟,世界壯觀。公元前486年,吳王夫差下令開鑿邗溝,以溝通長江、淮河兩大河流,這是大運河中最古老的河段,從此,大運河再神州大地浩蕩啓航;公元7世紀初,隋王朝先後開挖了通濟渠和永濟渠,並整治疏通了江南運河,形成了以洛陽爲中心,北通涿郡南通餘杭,把長江、錢塘江、淮河、黃河、海河,五大水系連成一體的全國運河系統;元代,北京忽必烈時期對隋唐大運河“裁彎取直”,從北京直通杭州構建出京杭大運河的基本形態,通惠河、北運河、南運河、魯運河……運河形成7個河段,京杭大運河成爲南北交通要道;在大運河申遺後的“新十年”裡沿,岸各地堅持保護、傳承和發展的宗旨造就生機勃勃的景觀河、生態河、人文河,2500歲的中國大運河芳華再現。昨日人間奇蹟,賦能中華文明;今日世界盛景,閃爍東方智慧。
一條大運河串起城市明珠,孕育珍奇異寶。悠悠碧水,歷史長河,串起城市明珠,哺育大運河畔無數的“國寶”。元代爲滿足漕船航運需要而修建的北京澄清閘;燕趙慷慨,孕育獨特藝術風格的磁州窯瓷器;中州大地,惠濟橋歷經千年風雨,是古城鄭州千年變遷的重要見證;齊風魯韻,光嶽樓六百五十載巋然不動;通濟渠泗縣段石雕鎮水神獸;淮揚佳處,十三環蹀躞金玉帶,主人正是隋煬帝;淮安的戰國木雕鼓車;蘇州金磚御窯,600餘年窯火未斷;杭州富義倉,以仁致富,和則義達;孕育了唐荊川、李伯元、趙元任等一系列文化名人的常州青果巷;千年水弄堂,運河絕版地,見證百年工商繁華的無錫清名橋;等等。大運千秋,國寶璀璨,照亮征程,奔騰不息。
何以中國,運載千秋,今日澎湃,生機勃勃。大運河是中國古代工程技術的輝煌成就,是中華民族勤勞與智慧的象徵,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璀璨標誌。2014年6月,大運河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十年辛勤耕耘,十年砥礪奮進,十年一路繁花,大運河已成爲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文化橋樑。十載蝶變,再塑繁華,揮毫大運河新篇章。文化遺產保護力度持續加強,古建築得到修繕,生態環境得到改善,文化旅遊價值充分開發,爲當地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水質變清風景如畫,繼往開來傳古今,經世濟民通天下。今天的大運河,生機勃勃,惠澤八方,成功地向世界展示了中華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和深厚底蘊,成爲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窗口,成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典範,成爲生動解讀“何以中國”的神奇密碼。
“大”氣生於神州,“運”行中華民族,“河”奔壯美未來。大運河是跨越時間維度、地理空間與文化荷載的超大體量遺產,水脈文脈相連,潤澤中國,壯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