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波疫情來了 指揮中心:2月初達高峰 單日確診3萬

指揮中心表示,將有第三波疫情發生,初步估計高峰落在明年2月初,平均單日確診人數約3萬例上下。(資料照)

國內今天新增1萬4162例本土個案,較上週一增加37.3%,處於快速增加階段,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表示,最近幾天上升百分比都在20%、30%,增加速度有加快趨勢,預計將有第三波疫情發生,初步估計高峰落在明年2月初,平均單日確診人數約3萬例上下。

王必勝表示,自己近兩天到臺北市各區域發現,因爲耶誕節關係,很多地方都人潮洶涌,大家參與活動和聚會都非常踊躍,當然在疾病傳播上會加速;因應本土疫情上升,希望接下來跨年或其他活動,如果是在戶外,建議人潮洶涌、不能保持適當距離時,應自主配戴口罩,儘量不要飲食。

王必勝也提醒,有些對象不建議參加大型活動,如發燒、呼吸道症狀、腹瀉、嗅味覺異常等,不要去參加,以免把疾病傳染給別人;未接種疫苗、長者、幼兒等脆弱族羣,都不建議參加大型活動;依照現行防疫規定,自主防疫和自主健康管理的民衆,需要快篩陰性才能參加。

本土疫情升溫,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目前全國專責病房共開設5200多牀,隨着疫情上升,空牀率有稍微減少,但仍有6成以上,預期本週會看到北部地區住院情形增加 ,將隨時針對病牀情形做調整。

口服抗病毒藥物方面,羅一鈞指出,過去幾周開立情形有逐漸下降,但隨着第三波疫情可能升溫,目前倍拉維(Paxlovid)存量爲29萬人份,預計可使用152天,莫納皮拉韋庫存是8.1萬人份,預計可使用232天;兩種藥物數量相當充足,請醫師和民衆不用擔心,如有需要時可能再添購。

臺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日前在臉書發文表示「2022是臺灣瘟疫年」,是一個由Omicron大流行所驅動的臺灣瘟疫年。王必勝表示,詹教授可能都是注意臺灣,其實Omiron是從去年11月開始影響全世界,「2022是整個世界的瘟疫年」,如果廣義去看,2020或2021何嘗不是瘟疫年?

指揮中心統計,今年以來本土累計死亡1萬4244例。詹長權認爲,新冠肺炎很可能晉升爲臺灣第三大死因,僅次於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王必勝認爲,只要死亡診斷書的甲乙丙丁死因有出現新冠肺炎,就認定是新冠肺炎死亡;但在歸類十大死因時,死亡主因是什麼,還需要統計處相關統計,目前還沒有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