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權大案流標 國產署:檢討重招標

陸保廠C基地的權利金底價約73.9億元,是國有地上權史上第三高,僅次於2020年世貿三館地上權案,底價266.37億元,爲國有地上權案史上最高,決標價格312.76億元,也是國有地上權最高得標金額;而2013年的臺北學苑地上權案的底價114億元,是史上第二。國產署先前表示,此案面積大、地段精華,公告以來詢問度頗高,但是,不動產業者自始至終都持保守看法,認爲現在推大案就像「冬天吃冰」,體質好纔可能吃得下,結果也是有雷聲沒雨點。

業者分析,雖然陸保廠是臺北市僅存大型精華區土地,面積近1.6公頃,緊鄰信義區、鄰近臺北101,地理位置好、格局方正,堪稱是帝寶基地規模,但卻生不逢時,碰到壽險業有防疫險保單問題、建築業又被土建融放款規定鎖住,結果,壽險沒人出手、建商縮手,以致無人投標而流標。

國產署認爲,流標原因可能是因爲物價上漲、缺工缺料、升息等,營建成本上升,總權利金近74億元,對業者而言一定必須融資,利率壓力較大,未來會檢討是否有降價空間,後續再重新釋出。過去陸保廠C基地地上權案一波三折,歷經多次延宕,財政部早在2021年初就開始籌備,後來因基地牽涉到瓦斯增壓站問題,與國防部軍備局等單位展開協調,終於趕在2022年底前釋出。

這是自2020年的世貿三館、國泰營區後,睽違許久單獨列標的國有地上權大案。國產署也寄予厚望,而此案公告後,有多組廠商打電話詢問國產署北區分署,詢問度頗爲熱烈,最後卻仍然流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