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渣公共工程再利用低 新北環保局推自治條例

新北市府預定在樹林焚化廠旁以BOT方式興建新北廢棄物處理資源中心,採密閉式廠房建立污染防治排放系統,處理底渣。圖爲新北市廢棄物處理資源中心模擬圖。(環保局提供)

新北市垃圾焚化廠年產約12萬噸底渣,堆置在八里垃圾掩埋場,公部門近年來推動底渣去化,再生粒料使用在公共工程上,不過新北目前僅有工務局、水利局、捷運工程局、環境保護局再利用,去年再生粒料利用也僅佔24%。環保局表示,目前已制定「焚化廠焚化再生粒料使用管理自治條例」草案送審議會,另外也已規畫新北廢棄物中心,提升底渣處理量能,預計2023年11月可完工。

新北有新店、樹林、八里焚化廠,2016至去年新北焚化垃圾產生的底渣約有57萬多噸,運用在轄內公共工程約有29萬噸,運用比率約52%,雖然市府2018年啓用召開「垃圾焚化再生粒料推動小組」會議,但底渣去化程度仍不高,去年焚化廠產出約12萬公噸底渣,但完成再利用僅完成約3萬公噸。

環保局表示,去年已積極擬定多項焚化再生粒料去化政策,並召開推動小組會議,制定稽覈和獎勵機制、CLSM開口合約等措施,使再生粒料再利用更多元,增加去化量,今年推動有成,1至7月底已去化7萬7000多公噸。

環保局補充,目前已制定「新北市垃圾焚化廠焚化再生粒料使用管理自治條例」草案,並函請議會審議,自治條例通過後,將有助焚化再生粒料使用單位擴大至中央機關、公用事業機構興辦工程。

另外,市府預定在樹林焚化廠旁以BOT方式興建新北廢棄物處理資源中心,採密閉式廠房建立污染防治排放系統,處理底渣。環保局指出,預計興建地上2層、地下1層的綠建築中心,中心完成後每年平均可處理15萬公噸的底渣,將在8月底送審環評,完成實地現勘及召開審查會等事宜。

不過,市議員廖宜琨也質疑,廢棄物處理資源中心啓用後,八里掩埋場就會暫停使用,中心每年產出的再生利料一定需要地方囤積,不可能產出後就立刻運用在公共工程,且底渣處理需45天,期間運送的底渣該如何運送、處理,建築採密閉空間,員工是否能忍受如此惡臭環境,之後中心完成後是否有回饋金,市府都應該再與地方說明。

環保局表示,廢棄物處理資源中心規畫設計階段已將儲存量能納入考量,會符合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垃圾焚化廠焚化底渣再利用管理方式」熟化期至少爲45日之規定。運送底渣的車輛均使用密閉方式運輸,且車輛在離場時會要求以經過洗車平臺清潔輪胎,以降低污染。

另外中心採用密閉式廠房及完善污染防治設備,阻絕異味擴散,以確保周邊環境。未來作業人員亦會遵照相關勞安衛之作業規定及配戴相關防護設備,有關回饋金部分,也將參考其他縣市作法研議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