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不慌張 防災日常化提高存活率

馬偕紀念醫院災難醫學科主任張國頌指出,地震的死亡多來自壓碎傷、創傷性窒息、內出血,接着纔是感染、急性腎衰竭、電解質不平衡等。強震發生後通常會有3波病人潮,第1波發生在災難的6小時內,第2波拉長至24小時,大多以創傷性出血爲主,至於第3波時間點會落在3天后,病人會有較多感染症問題發生,之後會隨時間遞延而增加傷病程度與死亡風險。

從第2波開始,就關乎到醫療資源崩潰的問題,例如需要洗腎的病人無法洗腎,就會死於腎病,另倖存者也可能因創傷後壓力症候羣(PTSD)影響後續生活或走上輕生之路,需要更長時間的復原期。

張國頌提醒,地震發生的第一時間要把瓦斯關掉,避免爆炸、火災,開門則要考量距離有多遠,有時地震強度太強,門框並不能承擔重量,仍會被壓碎,若來不及逃到戶外,可躲在牀邊,讓牀擋下掉落的水泥,或躲在有食物、水源的冰箱附近,確保冰箱門打得開,且不要被壓到。

要提高存活率,民衆平常就要做好準備。張國頌表示,地震發生時,能逃跑當然要逃跑,建議和家人平日即能約定好,平日也不妨多做演練。由於人在缺水時對身體器官的影響遠大於缺乏食物,忍耐3天已接近臨界點,每人每日需飲用的水約2公升,如地震後住家仍可進出,必須知道有哪些水源可用,也可以自行儲水備用,缺水時可飲用冰箱內結冰的水,或未受污染的清水,適時給予身體水分補充,以免出現急性腎衰竭提高死亡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