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大廠5年擴產 衝電動車

因應終端電動車需求不斷增長,全球主要電動車動力電池大廠也快馬加鞭進行擴產,着眼於未來5年電動車供應鏈廠的擴產計劃相當積極,DIGITIMES Research分析師林芬卉統計,預估2025年產能將較2021年呈倍數擴增。

其中擴產最積極的是中國第一大廠寧德時代,初估迄2025年止,包含座落在6大生產基地的獨資廠及與中國車企的合資廠,年產能可望達到672GWh。緊跟在後的南韓業者LGES,主攻的是國際品牌熱銷車款,估至2025年年產能將達到430GWh。至於日廠Panasonic計劃2025年產能有倍數增幅,除供應Tesla,並逐步擴大與多家日系車廠合作。

值得關注的是,在中美貿易戰掣肘下,中國電池業者供貨面臨難題,趁此空檔,南韓業者趁隙前往北美地區獨資或與美國三大車企合作設電池廠,現已幾成寡佔局面。

雖然南韓電池廠在美國取得相對優勢,但林芬卉表示,在歷經多年的準備後,中國產業聚落已儼然成形,不光如此,中國還持續朝上游電池材料做佈局,也取得相對優勢。

林芬卉指出,電動車動力電池主要由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隔離膜等四大材料所組成,其中以正極材料佔比最大,高達4成,價格漲幅也最爲顯著,以三元及磷酸鐵鋰電池用的鋰鹽爲例,自2021年起至2022年中,價格增幅高達800%以上,雖然正極材料主要礦源分佈在全球各地,然中國透過與當地採礦業者合作,並強化精煉技術,現今中國在全球動力電池原材料提煉比重已高達8成,另在全球電池材料的比重也已達到近6成,就電池材料產業的產業地位言之,中國已明顯超越日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