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商用車市場 進入元年

臺灣戴姆勒亞洲商車(DTAT)執行長樸正祐指出,DTAT確定導入5噸至8.5噸級的eCanter。圖/本報資料照片

臺灣進入電動商用車元年!繼中華車推出電動輕型商用車E300,並列爲今年重點拓展工作,及VOLVO攜手臺泥導入國內首輛43噸級電動曳引車之後,臺灣戴姆勒亞洲商車(DTAT)22日也宣佈,將於6月推出FUSO首款電動貨卡eCanter,國內商用車市場電力十足。

DTAT執行長樸正祐指出,DTAT確定導入5噸至8.5噸級的eCanter,將是國內輕中型商用車唯一純電產品,預期可獨佔同級距市場約兩年。據瞭解,eCanter目前已接獲統一速達及政府採購訂單。

隨eCanter在臺上市,今年起也可看到國內電動商用車在各級距產品日益多元,包括中華車已有CMC電動輕型商用車,VOLVO與臺泥合作引進電動曳引車運送水泥產品外,後續亦計劃導入26噸電動大貨卡及43噸電動曳引車。

樸正祐表示,儘管由於純電車價較於傳統燃油車高出許多,但隨着全球環保趨勢、淨零碳排需求下,也將有愈來愈多物流企業選擇採用純電商用車款。

除eCanter外,樸正祐表示,DTAT代理的領一重車品牌M-Benz,亦有eActros及eEconic純電重卡產品,目前也評估導入,未來將以雙品牌不同電動化產品滿足臺灣市場需求。

樸正祐指出,雖電動車已成爲趨勢,不過政府的補貼政策仍是左右各國電動車銷售狀況關鍵,許多銷售表現亮眼的國家,都有政府的高額補貼,以日本爲例,在純電商用車價格補貼近50%。

樸正祐認爲,商用車價格對於車主來說更爲敏感,因商用車屬於生財工具,車主購車必須考慮如何維持商業模式正常運轉。因此,他也呼籲政府,在推動新能源運具過程中,可進一步加大相關補貼力道,車價就會更便宜,形成正向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