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想象的震撼鉅製!豆瓣8.0連普京都點贊,網友:真正太空片
可能是院線片裡從來沒出現過的奇觀:
有這麼一部引進片,上映時已有流媒體資源,而且院線版還刪減了44分鐘。
按理說,撲定了是吧?
可讓人意外的是,影片上映後豆瓣評分一路走高,從最初的7.8,飆到了現在的8分。
甚至有觀衆坦言:
爲什麼?
兩個“之最”可能會解答你的疑問:
這是俄羅斯影史上投資最高的電影。
更是人類首部在外太空由專業演員拍攝的電影。
是的。
這次戰鬥民族玩了把大的,直接把攝影棚搬到了外太空:
挑戰
Вызов
01
去太空“開腸破肚”
故事的開始就發生在外太空。
一位名叫奧列格的宇航員(由宇航員奧列格·諾維茨基本人飾演),在空間站執行任務時意外撞傷,急需開胸手術。
但他傷情嚴重,如果此時坐飛船返回地球救治,百分之百會命喪途中。
可太空上又沒有醫生,這樣拖下去,他最多也只能活一個月。
這時,宇航局突發奇想。
能不能在短時間內,從地球上挑幾個醫術好、身體素質佳的大夫,飛到太空去給奧列格做手術?
有多荒謬?
這項手術在地球上做得屬於中等難度。
但在太空上,屬於未知。
要知道,外太空沒有引力,你在上面吐口唾沫都是飄着的。
且先不說醫生能不能在那種環境下拿穩手術刀、精準劃開病人的胸口。
光是讓人站着、直立行走都難。
怎麼挑戰?
宇航局在當地最好的醫院選拔了一批醫生,來進行各項考覈。
比如,接受8G超重下的離心機訓練,每做一次,都會感覺五臟六腑在體內重組了一次。
再比如,在萬向轉椅上進行20分鐘高速變換方向的挑戰。
又比如,在顛簸的飛行訓練中完成模擬手術。
最終,外科女醫生葉妮婭(尤利婭·佩列西爾德 飾)在一衆男醫生中脫穎而出,成爲本次太空手術的唯一候選人。
而演員尤利婭本人,也如這位醫生角色一樣,被導演組從3000多名演員中選拔出來後,進行了3個半月的魔鬼宇航訓練。
才終於登上火箭,前往太空。
才終於有了這幅髮絲飄蕩、身體遊曳在太空艙的美妙場景。
可真正的“挑戰”,纔剛剛開始。
由於只有葉妮婭一位大夫,手術的過程就必須讓零醫學經驗的其他兩位宇航員來協助。
比如胸腔引流、手動助氧、遞手術刀鉗、擦汗等。
手術檯是臨時搭建的,得用繩子才能把病人固定在上面。
做手術用的特需工具,是現場拿鐵絲和勺子自制的。
連女醫生穿的刷手服,都得在打完麻藥後現場換。
太空艙壁艙厚度只有3mm。
裡面,是生命垂危的病人。
外面,是沒有氧氣、沒有引力、沒有任何生命的浩瀚宇宙。
一切準備就緒,葉妮婭拿手術刀劃開宇航員的胸口,沒想到對方體內的情況比想象中還要糟糕。
地球上的正在看現場直播的宇航局領導、醫學專家們,覺得風險太大了,立即下令讓葉妮婭停止手術,準備返程。
可對一個醫生而言,此時放棄手術,就相當於給病人判了死刑,於是她違抗了上級的指令,一意孤行地繼續手術。
真決絕,也是真刺激。
地球上的領導們喝了幾杯白蘭地下肚,才能壓壓驚。
而葉妮婭卻頂住了壓力,一邊和不知情的母親通電話嘮家常,一邊拿鐵絲和勺子有條不紊地完成了手術。
她挑戰了極限,也打破了偏見。
02
揮刀自宮的44分鐘
看起來就像一部俗套的類型片是不是?
也難怪。
就像Sir在前面說的,本片引進方爲了更多的排片,直接將影片刪減了44分鐘,“血肉”盡除,只保留了骨架。
比如說,院線版刪除了大量女主的人物塑造,將其變成了“工具人”。
原版的人物是什麼樣的?
一句話解釋,她是一名兢兢業業救死扶傷的醫生,也是一位因工作忙碌而極少陪伴女兒和母親的女性。
丈夫早逝,她揹負着傷痛,一人扛起養家的重擔。
所以當她得知受傷的宇航員家裡,也留守着一位獨自拉扯女兒長大的妻子時,才那麼堅定要不顧一切地去救治400000米之外的宇航員。
這是醫生的本職,更是一位女性對另一位女性動的惻隱之心。
女兒叛逆,在學校早戀、打架,被打傷的同學告到了青少年督察組。
葉妮婭一邊忙着找身份是檢察官的同學家長協商私了,一邊在醫院、宇航局來回跑,爲“太空手術”做方案。
衆多瑣事纏身,她不得不鍛煉出強大的抗壓能力。
母親患有嚴重的心臟病,受不了一點刺激。
葉妮婭沒告訴她自己要上400000米之外的太空做手術,而是騙她說去外地出差。
因此後面做手術時,母親打電話來讓葉妮婭幫她買特產,葉妮婭只好一邊拿着手術鉗冒着冷汗,一邊強裝淡定配合她說謊。
如果沒有前面劇情的鋪墊,那她母親此時在觀衆眼裡,就是一個被導演刻意安排來搗亂女兒手術的人。
脫下白大褂,葉妮婭只是一個普通的、疲憊的女人。
而這些本可以把一個人物塑造得更豐滿、更真實的片段,卻被國內上映的版本刪掉了:
除了幾個丈夫去世的閃回鏡頭,葉妮婭的生活單薄得彷彿沒有過往。
以及,後面她被宇航局選中上太空的資格,在內地版的呈現中,竟是另一個男醫生讓給她的機會。
而原版裡,她其實爲這場手術做了很周詳的計劃,提出了很多解決方案。
在所有體能、失重控制的考覈中,她也是最優秀的。
並且,和其他爲了名和利纔想上太空的候選人不同,葉妮婭爭取這個機會,是因爲她真的在乎病人的生命。
可這些細節,幾乎都被“刪減”無情地抹去了。
葉妮婭用自己的實力征服了男醫生,使對方心甘情願向宇航局推薦她。
竟被院線版“嫁接”成了男醫生的慷慨相讓。
女性主義,瞬間變成了“僞”女性主義。
所以結尾那句“有俄羅斯女人的地方就有引力”,聽起來纔會那麼的尷尬。
Sir當然“理解”刪減的原因。
在商言上,所謂電影的藝術性啊、完整性啊,在商人面前其實不值一提,他們刪減了那些家長裡短、宇航選拔的部分,目的就是讓排片更高。
就像之前的那些“神”操作。
《虎膽追兇》刪減10分鐘、《金剛狼3》刪減15分鐘、《雲圖》刪減38分鐘、《黑皮書》刪減35分鐘、《寄生獸》刪減101分鐘……
不管影迷怎麼罵,片方都是賺到了錢的。
可這次呢?
不但觀衆發自心底地不滿:
刪減之後,很多觀衆都覺得人物的情感和動機都不夠飽滿、有點生硬,劇情的每處銜接都透着一種割裂感。
以至於要去問看過資源片的人,片中的情節是怎麼回事。
而且預期的票房也不曾實現:
影片上映6天后,票房還不到270萬,不但在近期影片中排名靠後,甚至相比同導演上一部引進的《太空救援》的1680萬,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那部刪減了8分鐘)。
就像是信心滿滿地揮刀自宮。
卻最終發現,自己其實練不成什麼神功。
可惜嗎?
至少對於這個院線版來說,Sir並不爲它可惜。
03
不止搶了阿湯哥風頭
單就電影本身來說,Sir覺得《挑戰》還是很有價值的(僅針對完整版)。
不在於它講的這個故事。
而是在於他們做了一件事:
去外太空拍電影。
事實上如果你對“外太空電影”感興趣,你會發現,這已經不是人類第一次想這麼幹了。
比如阿湯哥。
早在2020年的時候,阿湯哥就宣稱要乘坐火箭前往國際空間站,拍攝一部太空冒險電影,可惜的是因爲疫情,這個項目2022年才重新啓動起來,並與馬斯克的公司以及NASA合作,製作成本約爲2億美元。
這個項目進展如何Sir不知道。
也許今年他們就會在國際空間站建好一個工作室,甚至啓動拍攝,但毫無疑問的是,“太空行走的演員第一人”這個頭銜,明顯是落不到阿湯哥頭上了。
俄國人搶先一步。
那麼問題來了:
現在的電影特效那麼牛,好萊塢的各位科幻大佬們也在用最頂級的視效,一部部地突破人類對宇宙、對奇觀的想象。
所以大老遠地飛去太空實拍,真的有必要嗎?
Sir不想假裝中立地說那些特效有特效的好,實拍有實拍的好之類的場面話,在這個問題上,Sir相信很有必要。
一個例子。
早在1968年《2001太空漫遊》開始,就有無數電影拍過“失重”的畫面。
當初爲了拍攝這樣的場景。
庫布裡克的做法是把筆粘在透明潔淨的玻璃上,再在鏡頭前緩慢轉動玻璃。
看上去毫無破綻。
但如果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裡還存在着不少瑕疵,比如它只能平面旋轉,而且鏡頭中只能呈現一個物體的失重。
到了《流浪地球2》這樣的“單一性”有了不小的改變。
在同一個鏡頭裡。
我們也可以看到玻璃碎片四處飛散的場景,解決了“縱深感”的問題。
但問題是。
再細緻的模擬也總會出現無法重現現實的“複雜性”,比如頭髮,CG可以製造出飛散的玻璃,卻無法讓主角(尤其女主)的頭髮跟隨動作而改變。
於是在觀影的過程中。
一些喜歡看細節的觀衆,便難免會出戲。
那麼《挑戰》呢?
沒錯,目前的太空拍攝條件,仍然存在許多侷限,而《挑戰》劇組也只有演員尤利婭和導演克里姆·斯彭科去到了空間站,兩人要同時兼任化妝師和攝影師。
女主每次化妝都是一項挑戰,因爲失重的環境下,很難控制手的力度和下筆的位置。
但你看片中有一段手術完成後吃東西的畫面。
不但有着各種食物隨着慣性移動,漂浮到彼此口中的“展示”,也可以看見女主的頭髮隨着自己的移動不停擺動。
而這,是“實拍”纔會有的效果。
不需要設計,不需要計算,光是把攝影機架在邊上,就可以記錄下最真實的環境,讓觀衆感受到身臨其境的質感。
是的,質感。
這是無數拍攝科幻題材的導演所努力做到的一個詞,畢竟一個故事是否讓人相信的前提,是它所發生的環境能否讓人信服。
就像《沙丘》的第一部,會如此細緻地建立沙丘星球的生態系統。
或者在《星際穿越》中,爲了呈現更寫實的火燒玉米地,直接種了3萬畝玉米。
這都是爲了讓電影更有說服力。
所以,還記得諾蘭曾經說過的那句話嗎:
拍電影最沒勁的事情莫過於開拍時
讓一堆演員站在綠幕前表演
綠幕會抹殺電影的魅力
而對於我們來說,最沒勁的事情莫過於當我們看到那些特效電影時,所呈現的畫面都是千篇一律,毫無驚喜可言。
電影的魅力。
有時也在於呈現出我們意想不到的,另一個世界。
於是。
Sir在看這部電影時,其實很大一部分的注意力並沒有放到故事上面,而是看那些環境,看那些“風景”。
甚至有意地。
不想錯過每一個可以看到太空景象的鏡頭。
就像女主俯瞰地球。
當我們看到如此真實的太空,如此絢爛的光照時,說實話,難免會淚流滿面。
畢竟。
這既是浪漫宇宙的實感,也是我們夢想成真的證據。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助理:明焉過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