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價新設「用電超大戶」 半導體恐漲25%

若臺電僅分到千億補貼,藉由半導體業繳最貴電費,經濟部希望讓4月電價整體漲幅維持在1成。(本報資料照片)

電價審議會工作小組會議本週起將召開,臺電已擬定政府補貼1500億、1000億的兩套電價調漲劇本,由於前者機會越來越渺茫,如果只分到千億,平均漲幅恐拉到1成7。但經濟部已研擬新因應方案,將設「用電超大戶」類別,將年用電超過50億度的半導體業大戶納入,臺積電首當其衝,漲幅恐被拉大到25%。

藉由半導體業繳最貴電費,經濟部希望讓4月電價整體漲幅維持在1成,如此民生基本用戶漲幅可壓在5%,民生高用電戶與小商家約10%,一般產業用戶則漲15%左右。依此用電超大戶如漲25%,就會比一般工商業多5成以上。

4月電價調整如火如荼,電價費率審議會預計先開4場工作小組會議,經濟部目標趕22日前開正式審議會宣佈。但如果來不及,也可能延到3月最後一週。

經濟部表示,工作小組會從燃料成本、能源走勢、通膨影響做綜合電價調整分析,但取決點仍在政府歲計賸餘可以撥補多少。

臺電在會上將提出1500億、1000億補貼兩套不同電價調漲方案,前者平均漲幅約1成,後者拉到1成7。由於去年歲計賸餘3600億要先分一半給地方政府,剩餘由臺電、勞保健保去搶,基本上爭取1500億機率越來越小,臺電內部也悲觀。如果只給千億,那麼電價漲幅就得拉大到17%,衝擊相當大。

目前經濟部已急Call主計總處,在月底前能給出補貼金額答案,希望還是能爭到1500億,但經濟部已研擬只分到千億備案。據瞭解,目標還是4月電價漲幅可壓在10%至11%之間,少掉的500億缺口,一方面希望由中油調降天然氣價讓臺電減少200億負擔,一方面規畫設「用電超大戶」類別,由賺錢大企業多負擔。

所謂「用電超大戶」,規畫標準爲年用電量30億或50億度,並且連續2年用電都成長,並排除景氣不好的石化、鋼鐵、面板業等。以50億度出線機率大,以限縮戶數。

依照用電超大戶標準,就等於是「半導體大戶」,衝擊首推年用電200億度以上的臺積電,以及晶圓大咖聯電等,家數並不多。

至於藍綠白立委都反對調漲330度以下民生基本用電,但由於有透天厝或房東採用分表享用低費率,經濟部基於公平,仍同意臺電調整基本度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