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競專業”並非“從事電競”,首批電競本科生幾乎沒人從業電競

年輕人就業怪象:當年被認定很“吃香”的專業,畢業後發現就業人滿爲患。從讀大學開始,到後面的就業、買房,一直在跟熱門。熱門的“坑”其實就是前面的大多數人一起踩凹陷的。

所謂電競專業培養的是電競賽事運營、俱樂部運營管理、電競館運營管理、電競主播、賽事直播導播、電競媒體編輯、視頻內容製作、電競的衍生品開發設計等,涵蓋與電競相關的幕後崗位。而這些崗位在傳統體育領域都能夠找到對應的存在,並且這些專業崗位同樣也是電競行業走向正規化的關鍵所在。

其實大多數電競公司起始薪資並不高。儘管在很多報道中,電競從業者的薪資普遍高於當地平均薪資,但實際上電競職業選手的薪資確實非常之高,頭部選手拿到千萬年薪的例子也並不少見,但幕後從業者則普遍還是活在“撐不死也餓不死”的階段。

2020年網絡遊戲行業逆勢增長。獵聘大數據顯示,2020年,網絡遊戲行業新發職位平均年薪20.89萬,同比2019年的18.07萬,增長15.61%。平均年薪最高的是U3D,27.19萬;其次是C++,26.54萬。上海以24.57萬位居2020年網絡遊戲行業新發職位平均年薪第一;北京23.66萬,排名第二;深圳、杭州以20.44萬的平均年薪並列第三 。

以中傳爲首的一批院校開設電競專業,釋放出的是行業未來將走向科學化、專業化的信號。但從實際採訪來看,電競專業教學體系該如何搭建,師資隊伍怎樣建設,以及理論和實踐脫節現狀該如何破解,這些懸而未決的問題都使得電競教育的實際價值還未充分體現。就業爲何“不電競”。

大家就業方向更偏向遊戲,而非電子競技。大部分人進入互聯網大廠或者遊戲公司做遊戲策劃、遊戲運營、遊戲技術類工作,約有六、七個同學選擇讀研,其他同學可能會轉行,例如回去考公務員等。

是他們拋棄了電競,還是電競拋棄了他們,其實很難說清。

在全國23所開設電競相關專業的院校中,中國傳媒大學是國內第一個開設電競專業的211高校,該專業被劃分在數字媒體藝術(數字娛樂方向)下,主要包含遊戲設計、電競管理等。今年畢業的數字娛樂方向的20位應屆生,也是電競專業第一批畢業生。

只看“電競本科”這四個字,是不是以爲讀大學就是打遊戲?錯!電競不僅僅玩電競的主角,還有教練、分析師、講師,視頻製作、節目編導、欄目策劃、內容編輯、媒體運營,媒介經理、運營經理、商務經理,賽事運營、賽事直播、裁判、解說、主持,場館運營、技術管理、硬件維護。軟件測試、程序編寫等等。

所以要報考電競專業的同學要看清楚,想清楚,不然大學畢業等於白讀,就太可惜了 。

不得不說,電子競技專業和從事電競(電子競技),這完全是兩個概念啊!

電競行業可能跟直播行業差不多,只有極少數人能拿到高薪,其餘的人可能拿的比其他行業普通崗位的還低。 電競這個新生行業,好好做前途無量!熱愛,有興趣,有志向,電競給大家帶來歡樂,是好的行業。但要堅持選擇,健康,良性循環發展。

電競賽事其實就是體育賽事的一種,只不過太更傾向於舞臺效果展示。電競行業本身就是一個綜合體,內容是遊戲產業,賽事舉辦加上宣發就是媒體一大類,俱樂部管理與運營就更不用說了,這種綜合類專業畢業生去哪都正常啊!

面對這麼尷尬的問題,我覺得,首先要認知一點,電競不等於職業選手,職業選手是需要天賦的,真正做到頂尖的職業選手遠比考上好大學的人要少得多,電競教育更多的是一種運營策劃、電競相關行業的人才培養。

其次剛畢業就想去遊戲大廠未免有些不現實,這不只是電競教育這一方面,任何一個專業,若非特別優秀都很難得到這樣的機會。

最後,電子競技這些年的發展導致對相關職位的要求大得多,如果有需要,可以勇敢的嘗試投喜歡的崗位。

我覺得要了解數娛專業,首先得了解數技、數藝和遊戲設計這三個專業。嚴格來說,數娛做遊戲策劃確實屬於轉行,遊戲策劃的對口專業應該是遊戲設計。

舉個例子,遊招的這一批人全去做原神項目。

計算機數技專業的人寫程序,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做美術,音樂、播音專業的人做音效,遊戲設計專業的人做策劃。而數娛專業的人,可以完成部分運營工作,也可以輔助完成一些策劃工作。

但高校和企業之間確實還沒有做到100%人才對接吧,聽說很多遊戲公司的策劃壓根就不是遊戲設計畢業的,甚至也不是數技、數藝等相近專業畢業的,所以數娛專業去做策劃,倒是也能理解,至少人家也算是在遊戲娛樂這個大行業裡,並沒有跑偏。

看事情要看本質,不能看錶現,我來給大家簡單分析一下。首先造成這個局面,疫情直接導致了所有電競賽事無法線下舉辦,光這一點就到砍掉了大部分從業者。其次是電競相關的產業鏈,一部分人學了電競專業後發現和想象的的不太一樣,畢竟新行業,聚光燈下面的也就那麼幾個人,順勢就選擇了放棄。

新的行業需要市場和時間的檢驗,同時也需要更多的堅持。還有一部分是着急賺錢的人,目前這種局面,只能選擇先幹其他行業。其實,如果真的對電競感興趣,是隨時可以入行的,先從產業鏈事情開展做,比如線下賽事活動策劃,遊戲內容作者,視頻媒體等等,可以先自己做起來,韜光養晦,等時機成熟,再選擇加入組織,或者直接讓自己成爲組織。

給身邊有需要的朋友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