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直播雖火,娛樂直播卻下頭了

百度36億“退婚”,YY豪門夢破滅,磋磨三年終究錯付……2024開年第一天,百度一紙終止收購公告沸騰互聯網。

有人嘲諷百度大額併購的“屢敗屢戰”,也有人感慨YY直播的物是人非,但在一衆討論聲中,唯一沒有被懷疑的百度要做“自己”該做的事兒,直播也早就今非昔比。

沉沒成本不參與重大決策。百度這一手多了些及時止損的意味,只因娛樂直播江河日下。行業心照不宣,放棄比堅持下去更划算。

兩個月前,因涉嫌開設賭場罪,鬥魚CEO陳少傑被捕。一個月前,王者榮耀當家主播張大仙出走虎牙,“跳槽”抖音。如今百度終止收購YY,直播江湖變天“一鍵三連”。

好像一個時代的落幕。三年前,百度豪擲36億收購YY直播的時候,還是一段強強聯合的佳話。但互聯網行業最是善變,熬得過市場的千播大戰,也熬不過風口的瞬時轉變。

遊戲直播曾靠揮金如土的搶主播、奪版權而名動一時,但當用戶增長瓶頸遇上爆款遊戲青黃不接、重量級主播接連出走、直播內容乏善可陳,高度依賴頭部主播與用戶打賞形成的循環運行不下去,走下坡路就是必然結局。

秀場直播曾是遊戲直播的“後備軍”。花椒聯合創始人、副總裁于丹曾說過,主播是直播平臺的核心競爭力。

但伴隨着直播行業這些年的發展,資源壟斷、頭部效應等問題逐漸凸顯,成熟主播創新難、新生主播成長難,已然成爲直播發展中的壁壘。

而那些充滿着誘惑暗示的勁歌熱舞,讓人沉迷於聲色犬馬,心甘情願掏錢打賞,在無數“榜一大哥”的支撐之下,平臺坐收漁翁之利,亦像是飲鴆止渴。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直播監管日漸趨嚴,而短視頻平臺碎片化內容的興起,不僅用遊戲比賽的精彩片段分食了遊戲直播的用戶,也將秀場直播的供給無限放大,“+電商”如虎添翼。

時代拋棄你的時候,連聲招呼都不打。無論從自身發展還是行業競爭,矇眼狂奔的娛樂直播都逃不開一場深度調整——瘋狂過後直播平臺艱難求變,大廠由曾經的跑馬圈地到如今的降本增效、迴歸主業,YY直播像個鏡子,照射出了娛樂直播我命由天不由我的現實處境。

借用拼多多市值反超阿里時,馬雲說過的一句話:“誰都牛過。”

娛樂直播的接力棒交到了電商直播手裡,主播紛紛從秀場轉戰賣場,直播業態的流量聚合與擠出效應,也在賣場和娛樂場之間完成了又一次轉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