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金鐘5變革 綜藝戲劇分家

黃子佼昨對金鐘獎的改革給予肯定。(資料照片)

文化部24日召開「111年度電視金鐘獎改革說明記者會」,宣告今年邁向第57年的電視金鐘獎將有5個重大變革。其中參考美國艾美獎,將綜藝、戲劇分家,電視金鐘獎連2天舉辦頒獎典禮,對此,黃子佼昨說:「挺好的,跟上國際與媒體時代風潮,文化部與時俱進,酷。」小S、陶晶瑩也表態支持改革。

主持人視網膜昨計算每年金曲獎長度是4小時23分鐘,頒發29個獎項,金馬獎4小時33分鐘,頒發25個獎項,金鐘獎則是4小時46分鐘,頒發40個獎項。變革後,金鐘獎將在週五、六舉辦,綜藝類頒21個獎項,戲劇類頒27個獎項,總預算將增加1000多萬,若加上廣播金鐘獎,總預算達4000多萬。

舉辦國際工作坊

戲劇類增設「造型設計獎」、「視覺特效獎」、「戲劇配樂獎」及「主題歌曲獎」等4個獎項,另設置「最具人氣戲劇節目獎」、「最具人氣綜藝節目獎」,增加觀衆互動,亦會舉辦國際工作坊,因應OTT節目和網路節目竄起,能跟國際接軌。「兒童少年節目獎」將細分爲「兒童節目獎」及「少年節目獎」,「特別獎」得主將頒予獎金10萬元。

黃子佼說,「以前綜藝類和戲劇類都要看,現在分開,功課可以少做一半」,笑說:「同時也增加就業機會,因爲辦2個典禮,需要更多的幕後人員和工讀生,大家都有工作可以接。」小S則說:「新的方法不錯啊,試試看吶。」陶晶瑩也支持:「每個細節都需要被鼓勵。」

黃子佼也建議綜藝節目可以增設剪輯獎,因實境秀剪接難度不輸戲劇,一個場面有10臺以上的攝影機,要如何挑選畫面、剪出最好看的,很值得鼓勵,但只要一增設獎項典禮就會更長。他覺得唯一可惜的是,以前在同一個場域,不同單位的大家一起共享榮耀,現在分開了,戲劇、綜藝人得獎,臺下都是自己人,感覺同溫層又更厚了。

業界則認爲,「這項變革實際成效如何,國際平臺的作品會不會因獲得金鐘獎而增加對臺劇的投資,值得關注,此外與國際接軌與否,最終還是要以內容論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