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業,都在羨慕《熊出沒》和華強方特

斑馬消費 陳碧婷

流水的賀歲檔,鐵打的《熊出沒》。

在《熱辣滾燙》和《飛馳人生2》的強勢之下,征戰春節檔的8部電影,有一半選擇提桶跑路。而《熊出沒·逆轉時空》,憑藉多年積累的口碑基礎,預計票房能達到20億元。

從2014年的《熊出沒·奪寶熊兵》開始,操盤手華強方特,每年雷打不動,都會將熊大、熊二送上賀歲檔。近幾年更是穩中有進,實現票房三級跳。十餘年時間,10部電影,總票房預計達到80億元左右。

電影《熊出沒》系列,爲何經久不衰還漸入佳境?這個系列背後的華強方特,被稱爲“最像迪士尼的中國公司”,到底有何特殊之處?

《熊出沒》再度走穩

2024年的春節檔,用一句話來描述,那便是——整體疲軟、競爭火熱。

農曆初一到初七,也就是2月10日-2月16日,全國電影市場總票房73.36億元,比去年同期少了接近兩個億。而且,這還是建立在春節檔合併情人節檔的前提下。

主要原因在於,缺乏拳頭產品的帶動:前面幾年的賀歲檔,有《你好,李煥英》《流浪地球》《滿江紅》《唐人街探案》《長津湖》這樣的超級爆款;今年的頭部作品,《熱辣滾燙》和《飛馳人生2》,預計票房爲35億元左右,都排不進中國電影票房總榜前十。

這種擠壓式增長的局面,更是加劇了市場競爭。在《熱辣滾燙》和《飛馳人生2》的強勢之下,《紅毯先生》、《我們一起搖太陽》、《八戒之天蓬下界》、《黃貔:天降財神貓》宣佈撤檔,更不利於整個寒假檔期的走勢。

嚴峻的賀歲檔氛圍中,《熊出沒·逆轉時空》,算是穩住了陣腳。大年初一上映,目前上映10天總票房15億元,貓眼專業版預計其票房超過20億元。

其實,無論放在2024年的賀歲檔,還是就中國動漫電影市場而言,這部電影的票房成績都算不上最頂尖。

但是,熊大和熊二並不孤單,《熊出沒》背後的操盤手華強方特,通過系列化的運作,又穩又持久。

從2014年1月的第一部電影《熊出沒·奪寶熊兵》,2015年-2016年的《雪嶺熊風》《熊心歸來》,華強方特漸漸在電影業站穩腳跟;之後征戰春節檔,更是發現了財富密碼,2017年《奇幻空間》、2018年《變形記》、2019年《原始時代》、2021年《狂野大陸》、2022年《重返地球》、2023年《伴我熊“芯”》、2024年《逆轉時空》。

對於很多熊出沒的粉絲們來說,沒有《熊出沒》,怎麼能叫過年呢?

流水的賀歲檔,鐵打的熊出沒。這10餘年間,《熊出沒》系列的對手,從最早的《美人魚》《西遊記》《爸爸去哪兒》《澳門風雲》,到現在的《滿江紅》《流浪地球》《熱辣滾燙》《飛馳人生》。

起初,《熊出沒》系列在賀歲檔的排名並不突出,近年則漸入佳境,早期票房兩三個億,最近3年實現三級跳,《重返地球》《伴我熊“芯”》票房分別爲9.77億元和14.95億元,《逆轉時空》預計將一舉突破20億元大關。

10餘年,十部電影,總票房預計將達到80億元左右,成爲中國電影史上最成功的系列電影之一,與《唐人街探案》、《長津湖》、《流浪地球》比肩。

除了一如既往的穩,《熊出沒》系列還是極致投入產出比的勝利。

《飛馳人生2》《熱辣滾燙》這些電影,大場面、強宣發,往往需要投入極高的成本。而《熊出沒》,只需要做好自己,穩定地每年在賀歲檔推出一部動漫電影,就可以收穫不菲的票房。這讓《熊出沒》和華強方特成爲電影圈最羨慕的對象。

那麼,《熊出沒》到底是如何煉成的?

熊出沒宇宙成型

2014年1月17日,《熊出沒·奪寶雄兵》上映,連續7天穩坐當日票房冠軍,跟隨進入春節檔後也能排進前五,最終斬獲票房2.47億元。華強方特這個電影新手的第一部作品,這個成績算是相當出色了。

其實,《奪寶雄兵》成功的背後,是兩隻熊在小屏幕的多年積累。

2012年初,《熊出沒》系列動畫片的第一部亮相CCTV-1,獲得了不錯的反響。之後,華強方特一邊穩步推出動畫片,在旗下的主題樂園設置熊出沒樂園,一邊籌備動畫電影。將動畫片的觀衆和主題樂園的遊客,轉化爲電影觀衆,爲《熊出沒》電影的走紅,奠定了一定的產業基礎。

隨着《熊出沒》系列的影視作品越來越多,遊樂項目越來越豐富,IP的深度和廣度都大幅提升,IP與變現進入正向循環,熊出沒這個經典IP的吸金能力越來越強。票房,只是其中的一個渠道而已。

而且,經過數年的運作,熊出沒的受衆,無論是看《熊出沒》電影的,玩《熊出沒》遊戲的,或者是去樂園打卡的,都已經不再侷限於兒童羣體,徹底破圈成爲了一個主打合家歡色彩的全民IP。

在這個過程中,以IP運作爲核心的創意執行,體現得淋漓盡致。

《熊出沒》的故事內心,也從早期森林保護者熊大熊二與伐木工光頭強的搞笑對決,演變成了熊大熊二光頭強與它們的朋友攜手闖關。

以熊大、熊二、光頭強爲主要人物,華強方特不斷借鑑《奪寶奇兵》、宮崎駿作品、《西部世界》、漫威系列等經典影視作品,爲熊出沒的故事引入新的主線。最新上映的《逆轉時空》,直接上演了一場復仇者聯盟式的時空拯救大戲,實質性地推進了熊出沒宇宙的形成。

以IP爲核心,不斷創新,破圈,並形成良性循環,造就瞭如今的熊出沒。

前些年,票房榜很難看到動漫電影,在普通觀衆的認知中,那就是給小朋友看的;如今,《哪吒》《長安三萬裡》以及《熊出沒》系列,漸漸扭轉了這種趨勢,讓動漫電影具備了十億甚至是幾十億票房的可能。

到底是《熊出沒》趕上了動漫電影崛起的契機,還是它本就是這股風潮的推動者之一?

動漫IP的影視工業運作,熊出沒不是第一個,它成功之後,也並非沒有模仿者。但是,只有它笑傲十餘年且漸入佳境。

經典IP,葫蘆娃、黑貓警長、海爾兄弟、虹貓藍兔七俠傳,近年完全缺乏運作;豬豬俠、喜羊羊與灰太狼、大頭兒子小頭爸爸,熱度足夠,但是缺乏穩定的電影產出和成功的運作經驗;野心最大的《魁拔》,已經陷入了難產危機;前幾年差點對《熊出沒》造成威脅的《小豬佩奇過大年》和《汪汪隊立大功》,則更傾向於相關方的快速IP變現,缺乏深度佈局的謀略。

這麼多年的運作下來,這幾隻熊,憑什麼笑到了最後?

最像迪士尼的中國公司

電影業務本身之外,熊出沒背後的華強方特,與光線傳媒、華誼兄弟、博納影業等其他電影公司最大的不同在於,它並不只是一家電影公司,而是一家文娛綜合體。

華強方特旗下有三大業務:主題公園、特種電影和數字動漫。主題公園業務,起步最早、規模最大。從2008年的蕪湖方特開始,公司旗下投入運營和處於規劃建設階段的主題樂園超過了40座。

與主題公園業務相比,特種電影和數字動漫業務,雖然規模不及前者,卻是這家公司的“靈魂”所在。

近些年,華強方特還一直在尋求對外合作來運營主題公園,開展輕資產轉型之後,會更加突出“靈魂”的重要性。

華強方特的三大業務,互爲產業鏈的上下游。特種電影和數字動漫業務,都可以單獨面向市場形成收入——除了《熊出沒》等2C的電影業務,公司旗下主要面向主題樂園的特種電影2B業務,讓方特的同行也成爲了公司的客戶;這兩大業務,也爲主題公園提供了技術和創意支持;主題樂園作爲產業鏈的終端,將再次實現其用戶價值。

更重要的是,粉絲們通過這些虛擬與實體結合、文化與體驗並重的長期互動,深化了與相關IP的聯結。

對方華強方特來說,如果說特種電影和數字動漫業務是水源,那麼,主題公園業務就是一座IP的蓄水池。

文娛市場內,電影公司不少,主題公園運營公司衆多,就連遊樂設施供應都市場競爭激烈,但是,像華強文化這樣實現了產業鏈佈局的,鳳毛麟角。

華誼兄弟曾經想將電影與主題公園兩大業務結合,奈何,壯志雄心,趕上了自己的水逆時期和影視行業的逆週期。觥籌交錯之後,只剩下酒杯破裂的聲音。

在公司運作和財務管理層面,這種輕重資產結合、實體業務與虛擬業務結合、長短期業務結合的模式,可以實現規模與利潤並重,堪稱近乎完美的商業模式。

上世紀50年代,主題公園業態誕生,由迪士尼將這種商業模式發揮到極致,通過影視作品、主題公園、衍生品實現三重收益。

華強方特是中國文娛市場最接近迪士尼的公司。影視業務,除了繼續穩步放大《熊出沒》的效能,公司也在積極培育《俑之城》《生肖傳奇》《小雞不好惹》,引進《小虎神探隊》《Ladybug》等IP。

主題公園業務在三年特殊時期飽受衝擊,但近兩年的文旅業務復甦,預計將讓公司的核心迴歸增長軌道。

同時,公司以熊出沒IP爲主的授權業務也如火如荼。華強方特官網顯示,目前已經與300多個品牌達成授權合作,SKU超3000個,衣、食、住、行全方位覆蓋,授權產品年銷售額超35億元。

假以時日,或許,華強方特真能成爲中國版的迪士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