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產品需求增 日商砸97億在中國擴廠

美中對立緊張局勢升溫,但看準中國持續成長的消費市場,日企近年仍加大對華投資。圖爲廣州的東風日產先進工程技術中心。(新華社)

美中對立緊張局勢日漸升溫,但看準中國持續成長的消費市場,日本企業近年仍加大對華投資。面對電子產品需求增加,日本電子零件製造商「村田製作所」(Murata)將在中國江蘇省的廠區新建廠房,投資額高達445億日元(約合新臺幣97億元);日產汽車(Nissan)也將在中國開設新公司,開拓無人駕駛的出行服務市場。

村田製作所日前發佈消息說,該企業的子公司無錫村田電子已經開始在其工廠廠區內新建電子元器件、多層陶瓷電容器(MLCC)等生產廠房。此舉是爲應對電動汽車(EV)和智慧手機等需求增加,投資額也創下該公司迄今爲止單次設備投資的最高紀錄。

綜合日媒報導,新廠房已於11月1日開工建設,預計2024年4月完工,總建築面積約5.1萬平方公尺。隨着汽車電動化和5G移動通訊系統的普及,多層陶瓷電容器的銷售額預計將增加。

美中對抗越演越烈,包含半導體和電子元件在內的電子業如何應對?村田製作所發言人表示,「包括MLCC在內,本集團所有產品在日本國內的生產比例都超過6成。2021年11月和今年3月,我們分別在泰國和日本出雲等地開始建設廠房,加強在國內外的生產基地,並不限於中國」。

日本日產汽車公司日前也宣佈,將透過其在中國的子公司「日產中國」(NCIC)設立日產出行服務有限公司,新公司總部將設在中國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作爲在華事業持續性變革的一環,該公司將以出行服務爲中心推展業務,而在中國設立無人駕駛計程車公司,也是汽車製造商在國際上的首例。

日產發言人表示,新公司將攜手蘇州高鐵新城投資出行服務,並開展無人駕駛計程車事業,將爲中國智慧交通系統的發展做出貢獻。日產汽車於1972年進入中國市場,由其完全出資的日產中國統括在華事業與戰略,而這也爲其提供出行服務的電動化打下強固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