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倒手掌撐地「斷成3塊」這手術讓她1周復原

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整形外科暨醫學美容中心醫師王思翰25日提醒,交通事故、運動造成的手部傷害或是俗稱的「吃蘿蔔」要多注意,很多病患在受傷時常以爲是一般挫傷引起腫脹或疼痛,而忽略骨折的可能性,影響後續手部活動。(大里仁愛醫院提供/潘虹恩臺中傳真)

52歲毛女士日前下樓時不慎跌倒,用右手掌撐地,送醫發現毛女右手掌粉碎性骨折,且斷成3塊錯位。採「微創掌骨鋼板復位內固定手術」術後1周即消腫,順利進行手部活動和復健,恢復文書工作及正常生活。(大里仁愛醫院提供/潘虹恩臺中傳真)

52歲毛女士日前下樓時不慎跌倒,用右手掌撐地,立即感到一陣劇痛並腫起來,無法彎曲,送醫發現毛女右手掌粉碎性骨折,且斷成3塊錯位。考量到毛女平時從事文書工作,採「微創掌骨鋼板復位內固定手術」,術後1週迴診時手部腫脹幾乎消失,也順利進行手部活動和復健,恢復工作及正常生活。

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整形外科暨醫學美容中心醫師王思翰說明,手部骨折案例約佔所有骨折1成,分爲手掌骨折及手指骨折,其中又以遠端指骨骨折的比例爲最高,且男性手部骨折比例也較女性高。常見手部骨折的原因在30歲前通常是運動傷害或機車車禍,40至50歲多半是工作造成工傷意外,大於60歲的手部骨折則是跌倒的比例最高。

王思翰表示,常見手部骨折症狀爲骨折部位腫脹瘀血、疼痛及按壓後疼痛、手部變形或無法正常活動手指、與正常一側相比手指變短、握拳時手指會跨越相鄰手指或無法握緊,以及指關節凹陷。手部正面及側面(斜向)的X光片也很重要,醫師必須判斷骨折實際位置以及是否靠近關節面,如果骨折位置非常靠近關節面就可能會影響以後手部活動,這樣術後的即早復健就顯得更爲重要。

王思翰說,目前手部骨折手術可分爲鋼板固定和鋼釘固定,皆能夠達到良好穩定度,術後鋼板無須取出,鋼釘則依據每位病患骨折癒合狀況不同,約4至8周後拔除即可。不過,針對手掌骨的骨折較建議使用鋼板固定,因爲強度比較夠,術後大約2周可開始活動並復健,會讓關節僵硬的機會降得更低。

王思翰提醒,交通事故可能導致手部骨折,運動造成的手部傷害或是俗稱的「吃蘿蔔」也不少見,很多病患在受傷時常以爲是一般挫傷引起腫脹或疼痛,而忽略骨折的可能性,而影響後續手部活動。建議民衆若有手指或手掌骨骨折,把握治療的黃金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