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落神壇的英特爾

(圖/美聯社)

入秋以來,英特爾經歷了一系列的壞消息:第三季的虧損高達驚人的166億美元,甚至大於當季的營收;爲了管控成本,宣佈裁員八分之一,約1萬5000名員工;其人工智慧處理器Gaudi 3的2024年銷售額遠低於本來就不高的5億美元目標;而其先進晶片製程18A雖已步入試產,但客戶數量僅止於個位數,且良率仍然很低。自基辛格2021年接任執行長以來,英特爾的年營收不升反降了32%、股價下跌超過60%、且從道瓊工業平均指數除名,本月初,英特爾董事會終於失去信心,迫使基辛格辭職。對比昔日不可一世的光芒,英特爾今天的困境,正所謂何昔日之芳草,而今爲蕭艾?

基辛格的IDM 2.0策略包含兩個要素:第一,將製造部門轉向半導體代工業務的商業模式,像臺積電一樣,第二,把製程技術在4年內取得5個半導體節點的進步。三年半過去,到目前爲止,英特爾的半導體代工業務完全不見起色,光是2024年前三季,該部門就虧損了111億美元。而先進製程技術的研發成果至今則充其量是好壞參半,因爲雖然其間有鳳毛麟角般的新技術發表,但沒有一個宣佈的先進製程已取得技術或商業上的成功。

基辛格最大的戰略錯誤很可能是他堅持英特爾應繼續走整合設備製造商(IDM)的路線,將處理器產品的設計和製造都在內部完成。IDM的主要吸引力在於讓設計團隊和製造團隊可以緊密合作,從頭到尾整體優化最終產品。然而,由臺積電領軍的半導體代工廠大多奉行客戶至上的服務導向,爲晶片設計公司提供了無微不至的設計彈性及使命必達的客製化支援,因此幾乎抵消了IDM所有的製造優勢。業界傳聞,有些英特爾處理器團隊從外部代工廠獲得的客製化支援,事實上比從自己的製造部門多得多。

另一個促使基辛格決定繼續採取IDM戰略的原因是英特爾負有維持美國在半導體制造領域領先地位的重責大任。當中國與美國霸權競爭所引發的地緣政治壓力逐漸加劇時,這個責任的份量就進一步加重。雖然美國政府可能給予高達79億美元的獎勵,但這如杯水車薪,因爲建立新廠的代價預計將超過1000億美元。

一旦IDM的策略確定,英特爾就從別無選擇必須走向半導體代工之路,因爲尖端半導體制程技術的開發成本是如此之高,光憑英特爾本身產品的需求都無法負擔,所以代工業務模式就成爲能夠有效攤銷如此高開發成本的唯一途徑。然而,英特爾忽略了半導體代工的商業成功靠的不只是先進的製程,還有客製化的彈性、多樣的矽智財、及高效的設計工具。舉例來說,2023年臺積電使用288種製程技術爲528個客戶製造出1萬1895種晶片,這樣的深度、廣度、量能和客戶信任度,如果英特爾追得上的話,也需要至少10年纔有可能。

將基辛格解職的決定顯示英特爾董事會打算減少建造新工廠的資本投入,重新聚焦主力處理器產品,但先進製程的研發可能還會持續下去。因此,它很有可能會將其製造部門分拆出來成爲財務獨立的公司,就像超微15年前所做的那樣。如果這種情況真的發生,那分拆出來的公司就絕對沒有趕上臺積電的希望了,因爲一旦拆分,它馬上就失去了英特爾所提供的市場光環、人才資源和資金支持。

然而,屆時川普政府一定不願意承擔在其任內美國正式失去半導體制造領導地位的惡名,可能劍走偏鋒、無所不用其極,譬如說,以國家安全的名義,迫使臺積電將亞利桑那州的工廠讓售給英特爾,就像現在對付抖音的做法一樣。這想法聽起來異想天開,但證諸美國政府可以片面扣押俄羅斯資產並將其交給烏克蘭,或明知故犯地提供以色列砲彈轟炸手無寸鐵的迦薩居民,提前因應國際間的弱肉強食和巧取豪奪,永遠都不嫌太早!(作者爲國立清大資工系合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