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尖名校財務拉警報

圖╱美聯社

新聞提要■美國頂尖大學往往資金雄厚,而且富豪校友捐錢不手軟,但一旦美股崩盤或川普實施不利政策,就可能引爆財務危機。

精句選粹■Trump policies and high costs could make coming years a financial challenge for Harvard and other Ivies.

美國菁英大學往往獲得來自有錢校友與學生家長們的龐大捐款,但眼前卻仍有逐漸逼近的資金問題。

以表面來看,常春藤名校以及史丹福、杜克大學、芝加哥大學等美國知名學府要有財務挑戰,實在很難想像,畢竟這些學校在全球具極高的學術聲望,擁有頂尖的學生和教授、手握龐大資產,且無數校友皆是超級富豪。反觀,美國公立大學,及較小規模的私立學校則資金吃緊,甚至必須削減人力和計劃,還有些瀕臨倒閉。

然而,以哈佛這樣歷史悠久、成立近400年的名校爲例,其風光的外表下卻潛藏着財務危機,一旦當前美股牛市自高點崩盤,加上川普新政府可能啓動的政策,這些危機就會浮出水面。

哈佛的捐贈基金高達532億美元,光是投資報酬優良與普通之間的差額,就可能讓多數大學的資金相形見絀。前哈佛校長、也是前美國財長的桑默斯(Larry Summers)在2024年曾估計,哈佛過去幾年的投資報酬只要能跟上其他常春藤名校(或其他財力雄厚大學)的水準,就可能再增至少200億美元的資金。

然而,即便與哈佛同等級的大學,投資表現也未如預期。資深投資顧問恩尼斯(Richard Ennis)在2024年底提到,高昂的成本及過時的優越感,已對常春藤名校投資報酬造成阻礙。他認爲,倘若2008年金融風暴後就投資傳統的股票與債券組合,捐贈基金的資產就可以再多出20%。

資產管理費成累贅

哈佛獲得的捐款中,逾四分之三投入私募基金、對衝基金或房地產,僅14%投資於公開交易的股票。哈佛管理公司(Harvard Management Co.)在財報中並未揭露管理費用,但恩尼斯估計,此類資產的總管理成本很容易就高達3%,實在是一大拖累。

高額管理費還不是唯一的問題。在金融風暴期間,哈佛收到的捐款驟減及支付的成本增加,立即面臨嚴重的投資虧損及衍生品的抵押要求。由於當時部分投資難以出售,又需款孔急,促使哈佛管理公司以極低的價格出售手中部分股份,並延後一些資本計劃,及利用借貸因應資金缺口。

時至今日,哈佛大學雖未曝露在衍生商品的風險中,但倘若急需用錢、不得不出售股權的時候,這些私募基金股份的帳面價值可能低於實際價值。

股市旺 捐款卻不增反減

儘管股市多頭氣盛,但哈佛上財年校友捐款不增反減,萎縮15%,原因在於該校對校園反猶太主義的處理引發輿論反感。其他常春藤名校如哥倫比亞大學、賓州大學也都面臨捐款縮水的情況。

川普新政府即將實施的政策,也可能進一步打擊常春藤名校的財務情況。

依據《2017年減稅與就業法案》,學生逾500人、平均每位學生捐款超過50萬美元的學校,必須課徵1.4%的所得稅,估計美國有幾十家學府必須支付此稅金,而且傳聞稅率還可能調升。

此外,一些簽證規定可能會讓外國學生更難赴美國讀大學。在川普的第一個任期,外國就學人數就受到衝擊。另一方面,川普的經濟政府拉擡美元兌其他貨幣匯率,可能會使學費原就高不可攀的美國大學吸引力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