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非狒狒慘死槍下引議 北市動物園分享防逃、圍捕經驗

獸醫師準備吹箭。(北市動物園提供)

桃園市東非狒狒歷經18天逃亡,卻在日前慘遭獵殺,引起外界關注,臺北市立動物園29日指出,探索外界是動物天性,只要找到任何空隙就會想逃出,因此,照養環境至少設有2道防逃機制,保育員平時餵食或上下班都會清點動物數量及確認狀態,也會定期讓園內人員進行動物逃脫模擬演練。

探索是動物天性,只要發現照養環境有任何破口會想辦法逃脫,故北市動物園發言人曹先紹指出,爲動物設置的照養空間不只要舒適,也會根據動物習性設立至少2道防線,第1道通常是挖壕溝、高牆等,第2道則設電牧線,內場另會有2道門,避免一開門動物竄隙逃出。保育員則是上班第一時間盤點動物數量及狀態,餵食、下班前也會再次清點與確認。

防逃機制難免百密一疏,北市動物園黑猩猩「莎莉」就曾攀爬自外圍生長進戶外活動場的樹枝逃脫,即使展區設有壕溝及電圍籬2道防線,依然能找到方法離開照養區,所幸莎莉見到獸醫自知要回去,很快就回家。

爲了能儘速圍捕逃脫動物,園方每半年至少有2次演練,執行動物逃脫應變機制。工作人員首先用無線電聯繫通報照養區及逃跑情形,召集各館區人員攜帶帆布、手操網、運輸籠、齊眉棍及檔板等多樣工具趕赴現場,除了協助駐警疏散遊客,也會根據動物習性畫定可能逃脫範圍加強搜索,像是中蜘蛛猴習慣在樹上活動,人員圍捕時會多加留意樹木動靜。

若目擊到逃脫動物,工作人員將利用帆布及擋板設立封鎖線,負責照顧該物種的保育員則會叫喚動物,將其引導至封鎖範圍內,利用吹箭圍捕動物。曹先紹補充,若動物距離人員所在處太遠,才請獸醫師根據動物狀況調配藥劑,再操作麻醉槍,擊中後必會立刻確認動物狀態。

曹舉例,2004年曾發生民衆闖入獅子欄舍,由於麻醉不會立即見效,也擔憂獸醫師吹不準箭反而激怒動物,園方當時請來文山分局支援,讓警察配槍待命,幸好使用水柱驅離且吹箭成功,順利讓獅子竄入內舍未波及民衆。他也補充,園方會要求獸醫相關人員訓練吹箭或打靶,提升精準度。

他強調,北市動物園藉由不斷地防逃演練,以及歷年來動物逃脫事件,持續改善應變機制,期盼園方經驗能給予各界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