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乾癬復發皮膚癢到受不了 中醫師建議這樣解

花蓮慈濟醫院中西醫合療研究發展中心中醫創新研究發展中心組長吳立工指出,乾癬是種很複雜的疾病,經評估病人症狀程度選擇相應中藥方案,將患者體質調養好,內外兼治,中西合療,方能讓症狀顯著進步。(花蓮慈濟醫院提供/羅亦晽花蓮傳真)

一名73歲的陳姓老翁罹患乾癬多年,皮膚上常有銀白色碎屑伴隨紅腫癢,嚴重時還會疼痛、流血等,且每到秋冬兩季更容易復發,讓他相當苦惱,後經接受中醫同步治療包括服用中藥及鍼灸等,皮膚幹癢、流血等症狀在2周內大幅改善,逐漸恢復到穩定狀態,不過中醫師強調,療程仍須配合正確的生活作息與飲食習慣,才能遠離乾癬的困擾。

花蓮慈濟醫院中西醫合療研究發展中心中醫創新研究發展中心組長吳立工指出,乾癬是種慢性、週期性復發的自體免疫性疾病,皮膚上會出現紅斑,由表皮細胞過度增生及代謝形成的銀白色鱗屑所覆蓋,被稱爲「銀屑病」,常見四肢伸側和頭皮,伴有瘙癢感,某些部位也會出現角質層增厚硬化狀況,也有「牛皮癬」之稱。

他說,在中醫古籍中,乾癬表現與白疕、銀屑病、蛇蝨等病相似,通俗稱爲牛皮癬,成因多樣且複雜,其中,與內分泌失調和代謝問題有關的乾癬,患者除可透過西醫治療方法,也可以考慮傳統中醫的辨證施治來調理體質,從內到外對症下藥,有助於加快病情的康復過程。

吳立工表示,乾癬在中醫實證、虛證中細分多類,常見以血熱爲主,體質屬於熱,熱屬於實證,血主皮膚問題,所以主要病因爲血熱,若症狀嚴重進展到有火、有毒狀況,全身會出現瀰漫性的紅斑或膿皰,若是在急性期、發作期,大多以實證爲主,中醫治療以清熱解毒方式來治療。

乾癬過了急性期進入慢性期,症狀多偏虛證,因深層水分不足,中醫歸類在陰虛,中醫多以滋陰的方式來治療,臨牀常見陰虛血瘀類,將以滋潤的中藥滋陰養血化瘀。

吳立工直言,乾癬是種複雜的疾病,醫師會評估病人熱、溼、毒、瘀、虛等症狀程度,選擇相應的中藥,因此除服用中藥外也會搭配鍼灸、外用藥膏如青黛膏來治療。

若病人癬病症狀較嚴重,中醫師會在特定穴位使用放血醫治;鍼灸治療主要是透過刺激穴位,產生調節自律神經和免疫系統功效,使2大系統平衡穩定來改善病況。另外,使用三棱針或七星針於特定穴位進行輕微放血治療,能加速硬化表皮層結痂脫落,有助外用藥物、洗劑或藥膏滲透至皮膚下層加快療程,提高治療的效果。

吳立工坦言,生活作息是影響乾癬復發的重要因素,包含吸菸、飲酒、經歷壓力、情緒波動,或維他命D缺乏等,都可能加劇病情;雖然曬太陽對多數病人有益,但約有10%患者可能因此病情惡化,因此儘量保持作息正常不熬夜、飲食避免刺激食物,如生冷食物、酒類、烤炸辣、海鮮、堅果等,並注意皮膚保溼,多擦乳液避免乾燥搔癢,纔可以遠離乾癬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