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問丨寧一:中醫藥文化如何在東南亞“落地生根”?
中新社北京3月31日電題:中醫藥文化如何在東南亞“落地生根”?
——專訪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副館長寧一
作者門睿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華僑華人,有華僑華人的地方就有中醫藥。在與中國山水相連的東南亞,中醫藥文化不僅隨着人文交流而廣泛傳播,融合發展出獨具特色的當地傳統醫藥體系,還吸納了東南亞特有的物產資源,豐富了中藥的種類與來源。
作爲中華民族瑰寶,中醫藥基於怎樣的因緣際會走向東南亞?又如何在東南亞“落地生根”,融合發展至今?華僑華人在其間發揮着怎樣的作用?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副館長寧一近日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講述中醫藥伴隨華僑華人“下南洋”的歷史蹤跡。
視頻:【東西問】寧一:中醫藥文化如何在東南亞“落地生根”?來源:中國新聞網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中醫藥最早於什麼時候、基於怎樣的契機走向東南亞?
寧一:不同國家、民族間的文化交流與文明互鑑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常態。中國與東南亞各國交往歷史悠久。歷史上,由於戰亂、商貿、謀生等原因,有中國人向東南亞等地遷移,在融入當地社會環境過程中帶動了中醫藥的傳播與發展。
據越南史籍記載,早在公元前257年,中國醫生崔偉就曾在越南行醫治病,其所著《公餘集記》亦流傳於世。
秦漢之際,大批中原人士南遷,中醫藥隨之向南傳播。秦、漢兩代在今越南北部與中部地區設郡,中醫診療技術和中醫醫籍隨人口向南傳播,使越南北部和中部成爲最早受中醫藥影響的東南亞地區。
在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展出的“華蹤醫跡——東南亞華僑華人與中醫藥文化展”。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供圖中新社記者:當地民衆如何看待“遠道而來”的中醫藥?
寧一:中醫藥剛進入東南亞時,首先受到當地王公貴族等社會上層人士的認可與接受。後來隨着大量華僑移居東南亞,中醫藥也走向當地尋常社會,在解決華僑醫療需求的同時,受到當地民衆歡迎。
以越南爲例,當地人稱中醫藥爲“北醫”“北藥”,本土醫藥爲“南醫”“南藥”。在吸收中國醫學精華的基礎上,越南結合當地地理、社會、人文和疾病特點,逐步形成了越南傳統醫藥體系。越南著名醫學家黎有卓18世紀所撰醫學著作《新鐫海上醫宗心領全帙》,將中國醫學理論、治法等內容體系化,融會越南臨牀實踐經驗,是東南亞國家接受並發展中國醫學精華的成功範例,在中越文化、外交、醫學交流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華蹤醫跡——東南亞華僑華人與中醫藥文化展”中的中草藥陳列。中新社記者:中醫藥在東南亞的傳播有哪些代表性歷史事件?
寧一:推動中醫藥走向東南亞的一個重要事件是鄭和下西洋。鄭和船隊中配有醫官和醫士,承擔着對所到之地藥材的調查、鑑定、採集和購買等任務。隨船帶去的中國藥物種子,凡能適應種植條件的,就教當地人栽培。他們還爲東南亞居民治病、傳授醫學知識,促進了中醫藥文化在當地的傳播與交流。
據印尼巴達維亞(即今雅加達)華僑歷史文獻《開吧歷代史紀》記載,1681年,荷蘭總督裡耶克羅夫·範·戈恩斯因病退休回國,中醫周美爺(又譯“周美爹”)一路護送並於翌年返回印尼。此後,當地凡有高級官員生病,均由周美爺醫治,他由此獲得“吧中第一位神醫”的美譽。
中醫藥在東南亞的傳播在明清小說中也有體現。在清代李汝珍所著小說《鏡花緣》中,遊歷於海上絲綢之路的海船艄公多九公沿途施送多種治病藥方、驗方,以爲濟世之道,並決心將驗方秘方刊刻流傳。這反映出隨着海上貿易往來發展,中醫藥已在東南亞廣泛傳播。
隨着海上絲綢之路成爲中外貿易交流主通道,中國與東南亞商貿往來頻繁,許多原產自東南亞的中藥材裝載在海船貨櫃中進入中國。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供圖中新社記者:原產自東南亞的物產如何逐漸進入中醫藥體系?
寧一:東南亞動植物資源豐富,礦物資源分佈也與中國不同。許多產自東南亞的動植物藥、礦物藥與香料很早就成爲獨具特色的中藥資源,它們進入中醫藥體系的途徑殊爲不同。
成語“薏苡明珠”,指薏米被說成明珠,比喻被人誣衊,蒙受冤屈。這一典故背後是東南亞物產進入中原的現象。東漢時期,將軍馬援南征交趾(今越南北部地區),爲應對潮溼氣候、抵禦瘴氣侵襲,他讓軍中服食薏苡仁。交趾的薏苡果實大,馬援回軍時載了一車,想作爲種子引入。馬援死後,有人上書誣告他以前從南方載回來一車明珠。其夫人六次上書,冤情才得解。
漢唐之際,道教、佛教在中國興起,部分道士與僧人往來於中國與東南亞,促進了人們對東南亞藥物資源的認知與交流。
唐中期以後,海上絲綢之路取代陸路成爲中外貿易交流主通道,極大促進了中國與東南亞的交往,其中用作藥材的香料是中國從東南亞進口的主要貨物。泉州灣宋代海船出土文物中,香料藥材數量最多,包括胡椒、檳榔、乳香、龍涎香、硃砂、水銀、玳瑁等,都是中國從東南亞進口的大宗貨物。
原產自東南亞地區的乳香、沒藥、檳榔、丁香、豆蔻等中藥材。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供圖中新社記者:中醫藥在東南亞傳播發展的過程中,華僑華人發揮着怎樣的作用?
寧一:明末清初,東南亞形成了頗具規模的華僑社會,他們在漂洋跨國、異域謀生之際保持着中華文化傳統與生活習俗,進一步將中醫藥傳播向東南亞各地,推動中醫藥與當地文化融合共生。
19世紀中葉後,中國東南沿海地區人民以“契約華工”形式出洋謀生,華僑進一步在東南亞集聚。由於體力勞動繁重,加之當地氣候溼熱、水土不服等因素,華僑對醫藥救治的需求激增,不少中醫師專門赴東南亞行醫。
東南亞華僑同舟共濟、攜手互助,創辦了許多中醫院和慈善機構以及中藥鋪、中藥廠,業緣類中醫社團也相繼成立。這些中醫院、中藥企業、中醫社團秉承慈善公益、弘揚中醫宗旨,照顧年老無依、貧病交加的東南亞僑胞,同時將醫療關懷惠及當地其他族羣。
“華蹤醫跡——東南亞華僑華人與中醫藥文化展”中的中藥鋪復原場景。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供圖中新社記者:中醫藥對東南亞社會文化產生了哪些影響?
寧一:中國人講求藥食同源、以食養生,華僑華人將這一理念與飲食習慣帶入東南亞,結合當地風土人情衍生出特色飲食文化。代表性的肉骨茶、娘惹菜、蓮花茶等,都與中醫藥的“調和致中”理念一致。
中國古代醫家常以導引鍛鍊修身養性、防病療疾,由此衍生出五禽戲、八段錦、太極等健康養生功法。明末清初,華僑將中華武術傳播到東南亞地區,影響了當地衆多中華武術愛好者。
東南亞地區傳自中國的各類宗教慈善場所衆多,其中多設中藥房,有中醫醫師定期義務坐診。在當地,宗教和民間信仰場所不僅是人們的精神寄託,也是求醫問藥的去處。
由於海上貿易發達,馬六甲海峽附近地區使用的馬來語中出現大量外語藉詞。其中一些關於中醫藥的漢語藉詞與閩南語發音幾乎相同,如ginséng(人蔘)、jintan(仁丹)、koyok(膏藥)、bongmeh(摸脈)等。
北『 圖htTP://wap.ahtwyb.com宋朱彧《萍洲可談》記載,“三佛齊舶齎乳香至中國,所在市舶司以香系榷貨,抽分之外,盡官市”。“三佛齊”是當時東南亞的海上強國,疆域位於今天的印尼和馬來半島。商船帶着乳香等香藥到中國,經過市舶司抽解博買後再行官賣,說明東南亞舶來香藥的珍貴。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供圖中新社記者:當前中醫藥在東南亞發展狀況如何?華僑華人在推廣、傳播中醫藥文化的過程中有哪些需要關注的問題或值得探索的方向?
寧一:當前,東南亞地區的中醫藥發展已具特色,醫療水平不斷提升,社團發展趨於穩定,中醫學院逐步建立,海內外學術交流活動日益增多,社會影響『 圖htTP://wap.dgpr666.com力廣泛。中藥已在越南、新加坡、菲律賓等國以藥品形式註冊;越南、菲律賓、泰國等國家也宣佈承認中醫的合法地位,中醫藥在法律層面得到認同。
自20世紀中期以來,東南亞地區中醫藥教育進程逐步深化,中醫藥高等教育規模逐步擴大、體系逐漸完備。中國中醫醫療機構、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業與東南『 圖htTP://wap.kwjsdk.com亞國家合作交流日漸深入,爲中醫藥海外發展儲備了大量人才。
隨着東南亞華僑逐漸積聚,許多中醫院和慈善機構以及中藥鋪、中藥廠、業緣類中醫社團也相繼成立。圖爲新加坡牛車水街上露天醫治照片。冉文娟攝可以說一部華僑華人遷移史,也是一部中醫藥海外發展史。當前,中醫藥是中國與世界各國開展人文交流、促進東西方文明互鑑的重要內容。近距離地運用與呈現,能夠讓住在國民衆日益認同與接納中醫藥,使其獲得更爲廣闊的發展空間。也可以運用現代理論講述和闡釋中『 圖htTP://wap.shxjguyy.com醫藥文化理念,向外國民衆講好中醫藥背後的中國傳統哲學思想和價值觀念,讓更多的海外民衆理解並接受中醫藥。
受訪者簡『 圖htTP://wap.admin168.net介:
寧一,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副館長、中國華僑歷史學會理事、中央和國家機關青聯委員。從事僑務工作多年,曾主持海外少數民族僑胞課題項目,合著有《五緣性華僑華人社團研究》,牽頭策劃“紙上風雲五十年——《美洲華僑日報》特展”“華僑華人與冬奧主題展『 圖htTP://wap.cqsj999.com”“新僑創新十年成就展”“華蹤醫跡——東南亞華僑華人與中醫藥文化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