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鄉繡再登國際時裝週 綻放鄉村振興“她”力量

“沒想到刺繡不僅能賺錢,還能走出國際,贏得尊重!”再次登上國際T臺,繡娘楊梅蘭自信了很多。身着高定禮服的她緩緩走上T臺,腳步有力,絢麗動人,很難想象,在這之前她只是一名終日忙於竈臺和田地的農村婦女。

4月13日,“天才媽媽X東鄉繡娘”公益品牌亮相上海時裝週。T臺上,模特們精美時裝上展示的400多塊繡片,都是楊梅蘭等50餘名來自甘肅省臨夏州東鄉族自治縣的繡娘用12個日夜,以“平繡”“剁繡”等獨特的針法繡制而成。這場公益時裝秀,讓藏在大山深處的“高級定製”和幕後的女人們,走上了世界舞臺。

這場民族文化公益時裝活動,通過走秀、非遺藝術展、明星直播等多種形式展示了傳承千年的甘肅臨夏州非物質文化遺產-東鄉刺繡。活動現場,碧桂園通過國強公益基金向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捐贈1000萬元,用於支持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族自治縣東鄉刺繡項目。

國強公益基金會捐贈儀式

繡娘變身“美模”爲非遺文化代言

本次公益時裝秀由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聯合碧桂園集團、國強公益基金會,攜手中國時尚設計大師張肇達、藝術設計師張凱惠共同打造,把中國最貧困地區的手工藝產品帶到中國最富裕地區——上海。奧運冠軍吳敏霞、青年演員李琳、斕曦、王妍蘇攜手楊梅蘭、馬色麥、馬蘭花、馬含崟、馬瑩瑩等5名東鄉繡娘登上T臺,成爲民族文化公益時裝秀開場的“壓軸”節目。

東鄉繡娘走秀

公益時裝秀以“民族等於潮流”爲設計主題,將東鄉繡孃的民族傳統繡片與現代電腦印花及繡花結合貫穿整場發佈。活動聯合CCTV-17“央視三農”官方媒體矩陣號、央視頻田園頻道、CCTV-17融媒體公益助農項目《我的家鄉我代言》同步直播,央視主持人張騰嶽和90後國風設計師張突然,探訪時裝週主題藝術展和時裝秀場,爲繡品帶貨,同步記錄非遺手藝人爲家鄉代言的高光時刻。

“以前成爲家庭主婦似乎是東鄉婦女的宿命,對未來沒有特別大的嚮往,但現在東鄉刺繡讓生活有了色彩,也有了生活的底氣。”繡娘馬色麥說,從2018年鼓起勇氣走出家門就業的那一刻起,刺繡給她的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國際時裝週讓我看到了刺繡的無限可能,也看到了生活的無限可能。”

探尋致富法寶“非遺+”更多新模式

本次上海時裝週的系列活動,除了公益時裝走秀,非遺藝術展通過體驗活動、網絡直播展現了甘肅東鄉的東鄉刺繡、四川阿壩州的羌繡、河北豐寧的布糊畫、貴州丹寨的蠟染等9種非遺手工藝的歷史和工藝特點。

“雙面繡以正反面一致爲最佳,這種繡法一般用最細的繡花針,繡的時候尤其要控制針腳的起落方向。”53歲的繡娘馬阿西爲嘉賓們介紹的東鄉刺繡的“雙面繡”技法。這是東鄉繡中難度係數最高的繡法之一,一般運用在手帕上,不僅要顏色搭配生動,還講究繡法細膩真實、層次感強。

東鄉刺繡非遺傳承人馬阿西也展示刺繡技藝受關注

在繡娘馬色麥看來,東鄉縣現有的2000多名繡娘當中,馬阿西也是繡得最好的一位,馬阿西也的多個作品曾拔得州、縣級大賽的頭籌。

2018年,返鄉紮根創業青年馬簫簫邀請馬阿西也出山,加入刺繡工坊。勤勞而踏實的馬阿西也不僅通過刺繡擺脫了貧困,還供家裡四個孩子上大學讀書,是當地家喻戶曉的“學霸母親”。

展覽還邀請了崔小清、蔡雅玲、何爲和林芳璐4位藝術家,以及馬豔麗、秦旭、楊鳳蕊和張肇達4位設計師,以當代藝術視角結合時尚理念,重新解讀和演繹非遺文化。

上海時裝週

碧桂園聯手婦基會幫銷東鄉刺繡近10萬件

碧桂園集團扶貧人、甘肅塞昂文旅產業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邱堃介紹,東鄉刺繡產業的癥結在於基礎薄弱,缺少完善的供應鏈,繡娘居家刺繡的材料都難以保障供給,物料和生產成本都遠遠高於市場。

碧桂園、國強公益基金會自2018年幫扶東鄉以來,一直聯動東鄉縣人社局、婦聯,組織開展刺繡培訓班,爲刺繡產業輸送骨幹人才,目前21期刺繡培訓班累計培訓繡娘逾千人。截至目前,碧桂園集團、國強公益基金會還聯合中國婦基會,已累計採購、幫銷近10萬件刺繡產品。

碧桂園在東鄉縣開展刺繡培訓

2018年,在碧桂園集團、國強公益基金會的支持下,返鄉紮根創業青年馬簫簫開辦了扶貧繡坊,帶動當地近1000名繡娘就業脫貧。短短兩年,馬簫簫從一名青澀的女大學生成長爲東鄉族刺繡帶頭人。在碧桂園集團、國強公益基金會的促進下,馬簫簫與全國脫貧攻堅奉獻獎獲得者蘇曉莉一拍即合,共同創辦東鄉刺繡品牌“塞昂花兒”,帶動少數民族非遺手工藝走上市場化道路。

2020年,東鄉刺繡產業樞紐“天才媽媽·夢想工坊”公益項目落地甘肅省臨夏州東鄉族自治縣,總面積達1125㎡,集生產、運營、培訓、展示、交流爲一體,打造爲展示東鄉文化和扶貧成果、東鄉刺繡產業的示範和交流體驗基地。

東鄉刺繡產業樞紐

“現在的東鄉缺少印花設備,一旦引進後,繡娘就可以在已經印好的圖案上自繡。”邱堃介紹,相比於傳統的刺繡技藝,印花設備的使用,不僅讓成品圖案更精美,還能大幅提升刺繡的效率。

2021年是鄉村振興開局之年,經歷了市場、時尚洗禮的東鄉繡娘們,正努力把東鄉刺繡的美好印象留給世界,把信心帶回家鄉,致力於中國傳統手工藝的活化與當代應用,爲演繹中國非遺手工藝之美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