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興證券:零碳園區有望催化光儲氫應用需求釋放
財中社1月17日電 東興證券發佈研究報告稱,2024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確定“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加緊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爲今年八項重點任務之一,其中首次明確提出“建立一批零碳園區”的概念,過往國家級文件中使用表述爲“低碳、近零碳園區”,認爲該變化或將催生板塊各細分領域潛在需求的釋放。
零碳模式深度契合“雙碳”目標。零碳園區指在規劃建設管理等維度,通過能源轉型、資源循環利用、產業轉型、生態建設和碳管理等方式,使園區在系統層面基本實現“碳中和”。目前我國國家級與省級工業園區超2700家,能源消費總量佔比40%並貢獻近31%的CO2排放量,因此工業園區的節能降碳是實現我國提出的“雙碳”戰略目標的重要實現路徑之一,此次的表述升級亦可驗證國家層面對其的重視程度,同時各地政府持續加碼,目前已有近30個省級行政區出臺政策規劃低碳/近零碳園區與工廠。
用戶側光儲裝機有望得到提振。現有工業園區將從能耗與能效兩個維度實現零碳轉型,從能耗角度園區將提升自身綠色可再生能源的供給能力,擴產新增負荷將從傳統能源轉向可再生能源電量構成;從能效角度,園區需提升綜合能源利用效率,並根據可再生能源供應谷峰變化配置增量儲能設施。各工業園區轉向零碳模式有望促進用戶側工商業分佈式光伏與儲能裝機規模的提升:2024年第一季度~三季度我國分佈式工商業光伏新增裝機功率62.4GW,同比+83%,認爲零碳園區項目的持續推進有望維持工商業光伏裝機高增趨勢;2024年新增新型儲能裝機容量109.8GWh,同比+136%,其中工商業儲能佔6.7%,年內新增併網項目達950個,認爲零碳園區的建設有望催生更多工商業儲能項目需求,當前工商業儲能裝機佔比仍處低位,未來需求有望進一步釋放。
氫能助力零碳園區多場景/能源體系協同。零碳園區強調生態建設與整體園區的“碳中和”,意味着除園區自身業務外,園區內如交通運輸等其他用能場景亦需要同步實現綠色清潔化轉型,現階段已有園區通過運載車輛電動化+配套建設充電樁/換電站推動園區內運輸場景的脫碳進程,此外工業園區還可通過引入氫能應用實現園區內交通運輸(燃料電池重卡)、儲能調峰(氫儲能)以及供熱(熱電聯產)等多場景的協同脫碳,並實現電-氫-電/熱/燃料等多能源體系的串聯協同,構建園區級能源互聯網,並可有效緩解用電峰期電網與負荷側的壓力。氫能仍舊是我國能源體系長期發展中的重要一環,認爲也將作爲零碳園區推進中的重點方向,同時零碳園區也將加速氫能在終端應用場景的示範推廣,推動產業鏈降本與商業化進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請聯繫我們:newsroom@caizhongsh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