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作片明星史蒂芬席格到頓巴斯 將拍攝親俄紀錄片

史蒂芬席格認爲,奧列尼夫卡監獄是烏克蘭轟炸,打死自己的戰俘。(圖/telegram)

好萊塢演員史蒂芬席格(Steven Seagal)是很堅定的克里姆林宮的支持者,早在2014年就支持俄國吞併烏克蘭。現在他正在訪問烏克蘭東部的頓巴斯地區,預備拍攝當地紀錄片,希望「改變人們對那裡戰爭的看法」。

軍事時報(MilitaryTimes)報導,史蒂芬說,「有 98%的人談論俄烏衝突都是從媒體得知的,他們從未到頓巴斯。這就是世界被矇蔽、不知道真相的原因。我要改變人們對這場戰爭的看法。」

史蒂芬席格的親俄立場,使他在2016年獲得了俄羅斯公民身份。他認爲俄烏戰爭是打擊烏克蘭納粹勢力的道義之舉。他剛剛參觀最近遭轟炸摧毀的奧列尼夫卡監獄(Olenivka prison),這場轟炸導致至少50名烏克蘭戰俘喪生。

誰毀威了戰俘營?基輔和莫斯科持續相互指責,烏克蘭指指俄羅斯是在毀屍滅跡,以掩蓋對烏克蘭戰俘的酷刑與處決;特別是這羣戰俘有許多人蔘與過馬裡烏波爾保衛戰,是烏克蘭人心目中的英雄。

俄羅斯則說,是烏克蘭的M142海馬斯火箭(HIMARS)的攻擊,理由是殺人滅口,堵住那些納粹成員的證詞。

席格在親克里姆林宮的電視節目主持人索洛維約夫(Vladimir Solovyov)的陪同下檢視證據,包括一些彈片。席格說:「它絕對看起來像火箭。」

據報導,西格爾曾說「如果你看燃燒和其他細節,並不是炸彈造成的,而是海馬斯火箭。造成了50 人喪生、70人受傷。」

不過,同樣關心奧列尼夫卡戰俘安全的國際紅十字會,卻未獲準進入該地點;同樣的,聯合國代表團也還無法進入。所有在頓巴斯的參訪,都是在俄羅斯官員的陪同才能進行。

索洛維約夫說,席格也會見了烏克蘭戰俘,包括參與過亞速鋼鐵廠的亞速營軍人。他說:「席格與這些烏克蘭戰俘交談,並向他們提出了一些令人不安的問題。」

然而,華盛頓郵報指出,奧列尼夫卡監獄的受損情況,與海馬斯的轟炸效果差異很大。「專家們無法從俄國透露的畫面判斷造成損壞的原因,但是他指出沒有彈片痕跡和彈坑,並且從這些影片來看,建築主體大致完整,牆壁的損壞很小。相對的,監獄明顯是遭遇大火焚燒,這與海馬斯彈頭造成的損害相矛盾。」

俄國媒體說,席格不是唯一參觀過監獄廢墟的人,來自法國、義大利、德國、塞爾維亞、尼加拉瓜、北韓的媒體代表,也已看過此處。他們都同意是烏克蘭海馬斯攻擊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