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惡!夾破耳內蟑螂小小蟲爆出 醫師教你兩招除耳內異物

蟑螂誤入耳中,可能會造成傷害。(示意圖,圖:Shutterstock/達志)

耳朵跑進蟲子,很多人的反應是拿挖耳勺掏挖,對此,耳鼻喉專科醫師呼籲萬萬不可,曾收治案例,試圖用鑷子夾出耳內蟑螂,一不小心,捏爆了蟑螂肚子,跑出更多小小蟲,造成更嚴重的耳內感染,提醒若是活蟲,可往耳內滴油淹死蟲子,若是非活蟲的異物,則可把頭往下轉向異物側,慢慢晃動頭部,把異物晃出來,若都無法奏效,則要快就醫。

耳鼻喉專科醫師李瑞文表示,外耳道異物可分爲生物性及非生物性;生物性又分爲動物性及植物性異物,動物性異物常見如蟑螂、蚊子、飛蛾、蒼蠅、螞蟻、水蛭等,多屬主動進入外耳道的異物。植物性異物,常見爲豆類、米粒等;非生物性異物,常見爲BB彈、棉花、小玩具零件、鐵屑、石子、水等。

李瑞文表示,異物若爲較大、有刺激性、活動性的異物,如昆蟲等,活動的動物會在外耳道內活動,造成耳痛、耳鳴、聽力下降、反射性咳嗽、眩暈等,進而造成耳膜及中耳的損傷,嚴重時,甚至可能造成內耳與腦部繼發性感染。

李瑞文醫師提醒民衆耳朵若遭蟑螂等蟲類爬進應就醫取出。圖中女子非文中案例。記者吳慧芬/攝影

李瑞文表示,若是非生物性外耳道異物,在異物進入耳朵之後,可把頭部往下轉向異物側,然後自己慢慢晃 動頭部,力道要適中,若有頭暈,要停止,晃動過程異物可能會自己甩出來,若是水可以用清潔的棉花棒輕輕擦拭。若異物還是不能出來的時候,就要接受醫生的治療。

若是生物性的異物,李瑞文建議更應就醫,若臨時找不到醫生,可先將甘油或油等 滴入進入異物的耳朵,也不要使用鑷子或挖耳勺來挖取,這是相當危險的,會使耳部受傷,也會使小昆蟲往外耳道更深處,有時也會造成昆蟲支離破碎,曾有收治弄破蟑螂腹部,造成更多小小蟲跑出的案例,可能產生更嚴重的症狀及感染,不得不慎。

李瑞文表示,醫師會依據異物種類的性質,選擇合適的器械取出異物,小孩不能合作者,甚至會在全身麻醉下進行,有繼發感染虞的患者,醫生會在取出異物後,再以抗感染藥物治療,以免影響聽力,甚至造成更嚴重的耳膜破裂或顱內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