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老年代不孤老 林依瑩:從照服員角度看老後世界
高齡一定和孤單畫上等號?紀錄片「日落之前」導演曾文珍期許自己成爲一個開朗好相處的老人;臺中市前副市長林依瑩離開公務體系後與團隊成立「老派生活基地」,協助大家面對老年;衛福部社家署長簡慧娟則計劃退休後要去擔任咖啡服務員,泡咖啡的同時也分享人生經驗。
相互關懷是支持社會走向正面的重要能量,林依瑩在落選後,離開臺中市政府後第一件事,就是去取得照服員證照,前進達觀部落,第一次接案就是協助嚴重失能的四管長輩。她發現,部落很多年輕人希望投入照服工作,卻不得其門而入,在她協助之下,照服員從原本個位數提升到雙位數。
林依瑩說,若連部落偏鄉都有照服員,表示在地安老是可以被期待的。面對「老」,她希望每個人都該好好思考,因此與團隊成立「老派生活基地」,這是針對熟齡族的退休準備學校,相信每個人辛苦了一輩子之後,值得一段舒服、自在、有意義的時光,經營美好的退休生活。
離開臺中市政府後第一件事,就是去拿到照服員證照,第一次接案就是協助失能嚴重的長輩,高齡的阿嬤全身插滿管子,幫她擦澡等都是挑戰。 圖/報系資料照片
衛福部社家署長簡慧娟指出,人生走過許多階段後,年長者也可以分享經驗給年輕人,例如「職人淬」,號召四十五歲以上人士擔任咖啡服務員,同時也分享人生經驗,打造與熟齡共創的生活空間。簡慧娟說,「職人淬」的概念類似高齡社會白皮書中的「真人圖書館」,她已經答應「職人淬」,退休之後也去當職人,幫年輕人泡一杯咖啡,也傳授人生智慧。
衛福部社家署二○一八年統計,我國列冊獨老人數近四萬五千人,人數最多爲臺北市,其次爲新北市。雖然大多都會認爲弱勢老人獨居機率較高,實際上,一般老人獨居人數是中低收入戶三倍。
接觸獨老議題後,曾文珍發現,世代間應有更多的互相理解,例如常有朋友嫌惡「長輩圖」,但年輕人可能不知道,這可能是長輩上電腦課的成果,長輩用心製作,傳給兒孫,是想傳達關心,希望被年輕人肯定。而在「日落之前」紀綠片中,許多退休的大哥、大姊擔任志工,送一個便當,代表的是一分關心,他們的陪伴與關懷,讓長輩綻放笑容。
更多理財精選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