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全臺凍番薯!中醫建議按這些「穴位」助保暖

光華馬光中醫院長謝家志就指出,民衆可以透過按壓穴位來促進血液循環,達到保暖效果,也可以改善手腳冰冷等問題。(馬光中醫提供/楊舒婷高雄傳真)

三陰交穴。(馬光中醫提供/楊舒婷高雄傳真)

太沖穴 。(馬光中醫提供/楊舒婷高雄傳真)

合谷穴 。(馬光中醫提供/楊舒婷高雄傳真)

百會穴。(馬光中醫提供/楊舒婷高雄傳真)

霸王級寒流來襲,臺灣各地都出現「冷死」(包含心肌梗塞)案例,證明光靠衣服、棉被等保暖工具已無法抵擋天氣寒冷,光華馬光中醫院長謝家志就指出,民衆可以透過按壓穴位來促進血液循環,達到保暖效果,也可以改善手腳冰冷等問題。

謝家志說明,在寒流來襲時,我們的身體爲了確保身體重要器官如心臟、腦、腎的血流充足,所以會讓周邊的血管收縮,把血流集中在身體的重要器官,所以我們在氣溫較低時就會容易有手腳冰冷的狀況,尤其是血液循環較差的人更容易發生。

除了多運動及保暖之外,建議可以按摩以下穴位,包括百會穴(位在頭頂正中央,對於壓力性的手腳冰冷相當有效,每天按摩三次,每次按摩10秒); 合谷穴(位在虎口的位置,每天按摩3次,每次按摩30秒) ;太沖穴(位在第一跖骨及第二跖骨間的凹陷處,每天按摩3次,每次按摩30秒):三陰交穴(位在小腿內側,踝骨上四指幅的地方,每天按摩3次,每次按摩1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