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淫保全誘拐少女破案關鍵人是「他」 自學破解通聯獲警光獎

高雄刑事警察大隊科技犯罪偵查隊分隊長易敬棠(右2),利用工作之餘自學Python程式語言,並自行寫出一套演算程式,藉助科技之力幫助警方快速分析龐大鑒識資料,曾破獲淫保全羅育祥案,獲頒2022年國家警光獎。(翻攝照片/崔正綱高雄傳真)。

今年36歲高雄刑事警察大隊科技犯罪偵查隊分隊長易敬棠,靠着工作之餘自學程式語言,並寫出一套演算程式,透過電腦運算比對海量的鑑識資料,改善以往警方面對龐大資料上分析不便的情形。曾幫助警方分析比對資料,鎖定淫保全羅育祥,併成功發現鐵證將他定罪,榮獲有「警界金馬獎」之稱的「2022國家警光獎」。

易敬棠表示,此次用Python寫的程式,爲「數位鑑識資料交集探勘索引」、「網路封包流向檢測通報」爲主題,當偵查單位鑑識勘查涉案行動裝置時,往往面臨鑑識報告資料量龐大或電腦效能不足等問題,難以將所得資料完整分析,或進一步進行交集對應時,易出現瓶頸,造成案件偵辦困難。

當資料用電腦進行索引排序,並且運算後,能夠選擇僅將指定的關鍵資料提出並進行交集分析,改善以往直接使用數位鑑識軟體閱覽「完整」案件資料全部讀取展現的情境,能夠簡化分析流程,有效降低系統資源需求外,更能加速辦案的效率。

現今APPLE、SAMSUNG都有防破解的裝置,當密碼輸入多次錯誤後,手機就會自動銷燬數據,以保護使用者的個資;或者如Telegram等APP,都有加密或閱後即焚等功能,增加警方的辦案難度。

對於此現象,易敬棠表示,手機廠商的安全性跟突破能力都不斷更新,有時當下可以,隔天就不行了,或者當下不行,下次更新又可以。會向原廠或臺灣代理尋求技術支援,包含個別APP解析部分。

若順利取得犯嫌手機內鑑識資料後,再經過系統演算後進行分析比對,從蛛絲馬跡中,尋找是否有其餘共犯或者鎖定主嫌。

回顧2020年8月間,「保全界李宗瑞」羅育祥誘拐高雄14歲國中少女北上,將人囚禁在新竹縣豪宅密室中長達66小時,震驚全臺。警方當時調閱監視器以車追人下,先後找到共犯。

易敬棠說,羅育祥心思縝密,做事相當謹慎小心,還特意不將全盤事告訴共犯們,當共犯們先後到案說明時,除了供詞兜不攏之外,知情狀況比較多的犯嫌,有出現刪除訊息或勾串事證的訊息資料狀況。

警方依時間篩選出大量的密集對話紀錄,再經過數位鑑識資料的交集分析以及資料還原,從刪除的資料進行交集比對之下,警方纔將矛頭指向幕後首腦羅育祥。

警方指出,當時羅育祥眼看警方上門攻堅,立刻通知太太及其他共犯即刻刪除手機通聯滅證,企圖想借此掩蓋犯罪證據,做最後掙扎,沒想到科偵隊卻將證據還原,成爲呈堂鐵證,更讓羅育祥啞口無言,隨後遭判刑。

從警14年生涯,易敬棠表示,先前並無就讀資訊工程相關科系,也並無相關經驗,是從2016年底調至科偵隊後,才首次接觸Python,都利用下班時間抽空學習、常與隊員們互相切磋等方式,故能順利學會,並寫出一套運算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