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北京不全然是壞事」 川普重返白宮…學者:臺灣恐面臨2方面麻煩

美國總統大選開票結果揭曉,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確定重返白宮,政大國關中心代理主任王信賢向本報分析川普勝選原因,以及對全球局勢、美中關係、臺海議題的影響。記者陳宥菘/攝影

美國總統大選開票結果揭曉,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確定重返白宮。政大國關中心代理主任王信賢向本報分析,對中國大陸來說,首選應該是可預測性較高的賀錦麗,但川普上臺在「3方面」不全然是壞事,包含川普是「可交易的」、「天下圍中」將有各個擊破或見縫插針的機會,以及美國社會將持續分裂。而對臺灣來說,臺灣須在包含軍購上付出更大代價,並將面臨「2方面」麻煩的國家安全問題。

王信賢接受本報採訪指出,川普能贏得此次選舉的關鍵有二,在候選人特質上,賀錦麗的人格特質難以吸引更多選民,而且美國整體對於女性總統仍偏保守,尤其是白人跟男人會有所保留。此外,內政問題影響非常大,賀錦麗作爲現任副總統,須概括承受通膨與非法移民的問題。加上川普一再強調自己任內沒有俄烏戰爭與以哈衝突,有能力維持和平並專注於內政,讓美國再次偉大。

不僅總統由共和黨川普拿下,按目前開票進度,參、衆兩院也是共和黨領先過半,王信賢認爲,在行政、立法沒有辦法有效制衡的狀況下,讓一個個性如此鮮明的領導人重新迴歸,由於節制力量變小,即便是共和黨內有人對川普有不同意見也講不出來,「未來不管是美國內政或對外政策變動可能會比較大」。

從全球局勢看,王信賢提到,不只川普,全球區域裡個性鮮明的領導人還包含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俄國總統普亭、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等,這個事情在川普第一任時曾發生過,但如今「川普2.0」有過之而無不及、習近平即將第四任期、當時沒有俄烏戰爭、朝鮮近期派兵俄羅斯將歐洲跟東北亞的局勢連結在一塊,「可以預期,區域局勢正往一個『不可預期』的方向走」。

此外,王信賢指出,有些事情在拜登政府時期作爲「目的」,在川普時期變成「手段」,當前美國從軍事戰略、科技層面「天下圍中」時,必須犧牲一點東西換取盟友的信任,川普上臺後,這些目的變成手段時,誰的「出價高」就可能有變數,如此一來「到底誰付出了代價?」

他表示,當區域強人重新回到「以領導人爲主的博弈狀態」,「有妥協的話也會很快」。放在臺海議題來看,如果中國出得起價,「有沒有什麼方式會在臺灣不知情或利益受到極大的傷害的狀況進行?」

從臺灣角度看,川普選舉期間曾說,若中國進入臺灣,將對北京課徵高額關稅,是否代表川普認爲「臺海可議價」?王信賢表示,選舉語言歸選舉語言,川普不是不瞭解臺海議題的敏感性與對美國國家利益的重要性,但他要確保美國獲利是很清楚的。因此,臺灣也將付出更大的代價,包含在軍購上要展現自我防衛的決心。

王信賢指出,近年,美國發現對中國大陸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地緣政治壓迫跟半導體管制,臺灣在兩者皆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但從川普在競選期間提到保護費、軍購、臺積電偷走美國晶片生意等論述來看,「這兩個角色你(臺灣)都被質疑了」,這是臺灣要面對的麻煩的國家安全問題。

川普回鍋,未來中美關係將如何發展?王信賢判斷,北京原來的首選應該是可預測性較高的賀錦麗,但中國作爲大國不會只有一種劇本。如今川普勝選,中美在拜登時期建立了涵蓋軍事、經貿、科技等上百個溝通平臺肯定都要重來。

不過,王信賢認爲,川普上臺對中國不全然是壞事。過去美國執行「天下圍中」,中國在安全戰略或科技管制上面嚐了許多苦頭,隨着主張孤立與單邊主義的川普上臺,美國的盟友如日本、韓國、澳洲、歐洲多國等未必信任川普領導的美國,中國將獲得各個擊破或見縫插針的機會。此外,川普「是可交易的」。以及川普上臺後,美國內部社會持續分裂,在美中之間長期競爭的背景下來看,當然也不是一件壞事。

11月中下旬,國際社會將迎來APEC與G20兩場峰會,習近平與拜登或都將出席在秘魯的APEC峰會,拜習二人是否仍有會晤可能,又要談些什麼?王信賢認爲,「見總比不見好」。在美選之後可以觀察,北京有沒有可能跟拜登政府達成某些協議,而這些協議是川普上臺之後無法推翻的,例如科技或軍事方面的對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