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中國電動車 福特獲美政府92億美元貸款建電池廠

福特汽車與南韓SK合資電池廠將可獲得美國能源部92億元優惠貸款。(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中國積極發展電動車並擴張全球版圖,美國政府今天宣佈向福特汽車提供92億美元貸款打造3座電池廠,爲金融危機過後向汽車製造商發放的最大筆款項,全力迎戰中國電動車競爭。

美國能源部宣佈提供BlueOval SK,也就是福特汽車和韓國電池製造商SK On的合資企業一筆92億美元(約新臺幣2853億元)貸款。這筆資金將用於興建「3座電池廠」,推動福特電動車發展、擴大美國國內製造產能。

綜合媒體報導,這筆貸款爲2009年金融危機後,美國向汽車製造商發放的最大單筆投資款項,象徵美國欲降低對中國在電動車電池和關鍵組件的依賴。

福特汽車執行董事長比爾福特(Bill Ford)日前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訪問,指出中國電動車發展快速且大規模出口;他表示,「我們必須先做好準備,而且我們正在準備中」。外界解讀,美國尚未做好競爭準備。

美國能源部貸款計劃辦公室(Loan Programs Office)主任夏哈(Jigar Shah)說,此計劃目標主要並非在創新,「而是讓更多供應鏈生產迴歸美國」。

去年成立的BlueOval SK,將於肯塔基州和田納西州各興建2座和1座電池廠,帶動電動車製造,預計此項計劃,將爲兩州創造5000個就業機會,電池廠營運之後,將僱用7500名員工。電池廠將於2025年開始生產。

根據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政府公佈的減碳目標,2030年前,美國銷售的汽車當中,半數必須爲零排放汽車。美國亦透過「降低通膨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發展乾淨能源,目前已經宣佈超過100項的電動車和電池生產計劃,總投資達2000億美元。

隨着美中關係緊張加劇,美國正積極擴張關鍵產業製造產能,雖然兩黨在綠能政策上意見分歧,但在對抗中國方面都展現支持態度。

福特預期,到2026年時,能達到200萬輛電動車生產量,相比去年生產的13萬2000輛,產能將大幅增長。此外,福特也傳出將啓動新一輪裁員來降低營運成本;華爾街日報(WSJ)指出,福特將於下週宣佈消息,目前不清楚裁員規模。

受到政府貸款計劃激勵,福特汽車股價上漲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