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城市機票價格低於高鐵?坐飛機不受歡迎了嗎?

一直以來,在大家的出行之中,坐飛機都是高端出行方式的首選,甚至飛機票的價格也是動輒幾百上千,然而就在最近多城市機票價格低於高鐵衝上熱搜,很多人都在問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坐飛機不受歡迎了嗎?

一、多城市機票價格低於高鐵?

據海報新聞的報道,自2024年3月31日至2024年10月26日,中國民航開始執行本年度夏秋季航班計劃。數據顯示,新航季計劃航班量持續增長,主要增長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國際航班繼續恢復,計劃航班量有望回到2019年的八成左右。從價格來看,航班換季前後北京-西安、上海-長沙等航線機票價格低於高鐵,旅客可撿漏出遊。

記者瞭解到,我國民航系統每年都要進行兩次航班計劃調整,每年3月的最後一個完整週的星期日至10月的最後一個完整週的星期六,執行夏秋季航班計劃;10月的最後一個完整週的星期日至第二年3月的最後一個完整週的星期六,執行冬春季航班計劃。航班換季主要是考慮到不同旅遊目的地淡旺季的調整,以及航空公司對前一季航班市場反饋的需求。

近日,南航、海航等多個航司公佈了新航季航班計劃,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重慶、昆明、杭州、西安、武漢等城市航班量增長。

除大城市間的航線加密外,部分旅遊城市的小機場也新開和恢復了航線。例如,川航將在成都新開了直飛大理、稻城、揚州、阿勒泰、敦煌等航線,祥鵬航空新開麗江=貴陽=寧波、大理=遵義茅臺=寧波等航線,進一步完善東西部地區的航線網絡,也讓這些小機場迎來更多旅客,獲得"出圈"的機會。

據京報網的報道,由於清明節恰逢航班換季後的首周,機票價格相對較低,4月4日北京-西安、上海-深圳、廣州-廈門、杭州-濟南、成都-昆明、武漢-重慶、長沙-南京均有400元左右的機票在售,價格均低於高鐵,部分航線甚至是上午9點左右的優質時刻。熱門城市機票、酒店價格相較淡季上漲並不明顯。

大學生成爲旅遊平臺上最活躍的羣體,有的人選擇前往大城市,也有二成左右的學生到小城遊玩,熱門目的地有江西婺源、四川宜賓、雲南羅平、湖北隨州、湖南常德、甘肅天水等,去年爆火的淄博也仍受歡迎,近期爆火的天水麻辣燙關鍵詞搜索量環比上週增長10倍以上。

而據廣州日報的調查,每年航班換季前後,機票價格相對較低,是旅客出遊的好時機。在某購票平臺上,3月底北京飛往海口、西安、三亞、哈爾濱,上海飛往長沙、南昌、濟南,廣州飛往上海、南京、廈門,成都飛往長沙、麗江,杭州飛往昆明、北京,昆明飛往成都、珠海,武漢飛往南寧、寧波等,機票價格均在300元以下(不含機建燃油費用),低於高鐵價格。

二、坐飛機不受歡迎了嗎?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城市出現了機票價格低於高鐵票價的現象,這一現象引起了廣泛關注。過去,飛機因其快速、便捷的特點而被視爲高端出行方式,機票價格往往高於高鐵。然而,如今機票價格卻出現了下降,甚至低於高鐵票價,這背後究竟隱藏着怎樣的原因?難道坐飛機真的不再受歡迎了嗎?

首先,短時間內的機票價格低於高鐵票非常正常。機票價格低於高鐵票價並非普遍現象,而是特定情況下的產物。這一現象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航空公司的航季計劃、市場需求與供應關係、以及航線是否熱門等。

航空公司的航季計劃對於機票價格有着直接影響。每當新的航季來臨,航空公司可能會根據市場需求和競爭態勢調整機票價格。在旅遊淡季或非熱門航線上,爲了吸引乘客,航空公司可能會採取降價策略,從而使得機票價格低於高鐵票價。

此外,機票的價格本身就是供需關係的調節產物,當市場需求減少時,爲了刺激銷售,航空公司會採取降價策略,使得機票價格下跌。這同樣可能導致機票價格低於高鐵票價。

因此,我們不能簡單地將機票價格低於高鐵票價歸結爲坐飛機不受歡迎。這種現象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而且在特定條件下可能會出現。

其次,高鐵的優勢也的確在日益凸顯。雖然機票價格低於高鐵只是個暫時性的現象,但是這個現象背後卻是當前高鐵和航空競爭的大現實。高鐵以其較快的速度,極大地縮短了城市與城市之間的距離。以京滬高鐵爲例,四個多小時的車程,讓人們彷彿置身於"同城時代"。除了速度,高鐵的發車頻次也是其一大優勢。與飛機相比,高鐵的發車時間更爲靈活,幾乎涵蓋了從早到晚的各個時段。這意味着,無論旅客何時出行,都能找到合適的高鐵車次。而高準點率則進一步增強了高鐵的可靠性,讓旅客能夠更加準確地安排自己的行程。

此外,高鐵受天氣影響較小,無論是風雨還是霧霾,只要線路安全,高鐵都能正常運行。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因天氣原因導致的航班延誤或取消,給旅客帶來了更多的出行保障。在舒適度方面,高鐵同樣表現出色。寬敞的座椅、平穩的行駛、優質的服務,都讓高鐵成爲了許多旅客出行的首選。尤其是在短途和中途旅行中,高鐵的舒適度甚至超過了飛機。

第三,航空業自身的劣勢也被暴露出來。航空業在與高鐵的競爭中感受到了明顯的壓力,特別是在短途和中途旅行市場。隨着高鐵網絡的迅速擴展和完善,高鐵以其高頻率、準時、快速的特點,吸引了大量原先可能選擇飛機出行的乘客。高鐵最高時速可達350公里以上,對於距離適中的城市間交通,能夠在較短時間內實現點對點直達,大大減少了旅途耗時。同時,高鐵車站的地理位置普遍比機場更爲接近城市中心,這無疑降低了乘客的交通銜接時間和出行難度。

另外,乘坐飛機除了實際飛行時間外,還包括前往機場、值機、安檢、等待登機、可能的延誤時間以及抵達目的地後提取行李和離開機場的時間,這些額外時間成本在短途出行中顯得尤爲突出。尤其在惡劣天氣條件下,航班的不確定性更是可能導致乘客轉而選擇更爲穩定的地面交通方式,特別是高鐵。

第四,雖然市場在變化,但飛機依然不可能被取代。高鐵的迅猛發展確實對航空業帶來了不小的衝擊,然而,這並不意味着航空業在競爭中處於絕對劣勢地位,因爲飛機與高鐵各自具備獨特的優勢,滿足了不同出行需求。

一方面,對於長途旅行、跨區域乃至跨國出行,飛機依然是最快捷的交通工具。飛機的速度優勢是高鐵無法比擬的,尤其是在國際旅行中,飛機能夠迅速跨越國界,將乘客帶到世界的各個角落。此外,飛機還提供了更廣泛的航線網絡,覆蓋了更多的目的地,使得乘客能夠更加方便地到達目的地。

另一方面,在一些資源豐富的地區,小型機場和支線航空服務能夠填補高鐵尚未覆蓋的地域空白。這些地區可能由於地形、人口分佈等原因,高鐵難以覆蓋或成本過高。而小型機場和支線航空服務則能夠提供靈活、便捷的交通方式,滿足這些地區的出行需求。

同時,我們也要看到科技進步對航空業的推動作用。新型節能飛機的引入不僅提高了航班的運行效率,還降低了運營成本,使得航空業在價格上更具競爭力。此外,航線優化和空管系統的升級也進一步提升了航班的準點率和安全性,爲乘客提供了更加優質的出行體驗。

因此,多城市機票價格低於高鐵票價的現象,既是市場競爭機制下航空公司主動適應市場環境的反映,也是現代交通運輸體系多元互補、相互競爭的具體體現。在可預見的未來,隨着技術的不斷革新和消費者需求的多樣化,飛機與高鐵將在各自優勢領域繼續發揮關鍵作用,並在一定程度上互相補充、良性競爭,這無疑是消費者們最希望看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