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冠後銷量腰斬,理想祭出降價大招,能否化解危機?

2023年,理想汽車以37萬輛的銷量超額完成30萬輛的年銷量目標,成爲國內新勢力車企銷冠。然而,就在上週二,作爲理想汽車每週固定公佈汽車周銷量的日子,理想汽車的周銷量排行榜卻姍姍來遲。

至於爲什麼晚到,原因就出現在銷量榜上——2024年第一週,理想銷量腰斬,整個品牌的銷量表現甚至還不如2023年12月最後一週單一車型的銷量。

更令人震驚的是,這次新勢力品牌銷量榜單上位列第一的不再是理想汽車,而是它的勁敵問界。

而看到銷量榜的網友們也是“看熱鬧不嫌事兒大”,紛紛爲理想汽車獻計獻策,貢獻定語解法,幫理想把問界“踢”出“榜一大哥”。

就在大家還沉浸在理想銷量大跌的震撼中時,號稱“不降價”的理想汽車已經坐不住了。

L系列車型全系降價的消息不脛而走,再次給大家“一點小小的震撼”。據官方透露,L7車型的最新優惠爲3.3萬元,L8車型優惠3.4萬元,L9車型也享有3.6萬元的優惠,單一車型高達三萬元以上的優惠,可見理想汽車這次真的有點豁出去了。尤其是L7車型,起售價直接來到28.69萬元,而這也是理想汽車起售價首次來到三十萬元以內。

對於本次理想的大幅降價猜測也不少,有人認爲理想汽車降價是迫於此次銷量大幅下滑的壓力。畢竟在2023年12月銷量首次突破5萬輛大關的時候,理想汽車曾信心滿滿地喊出了2024年要完成80萬臺的年銷量目標,結果剛開年就慘遭“打臉”,可見理想汽車揹負的銷量壓力也是相當之大的。

而有人認爲這是正常操作,畢竟根據理想汽車官方公佈,2024款理想L系列全系車型即將迎來重大更新,將於今年3月份正式發佈並開啓交付。結合其他媒體爆料的信息,新款車型將會更換8295車機芯片、大電池包等。這麼一來理想汽車此次降價就很好理解了,一來是爲了在新款車型上市前清庫存,二來新款車型增配不降價,老款車型必然得多降點才能賣出去。

也許理想汽車此次降價與銷量下滑和產品更新都離不開關係,但此次降價無疑狠狠背刺老車主,對於理想汽車的品牌形象影響頗大。

而從另一種層面來看,理想汽車銷量下滑的形式並不讓人意外,“外強中乾”或許是理想長時間以來的“保護色”,銷量下滑不在此刻發生,也會發生在不久的將來。

爲什麼這麼說?

一直以來,理想以精準的人羣定位和“冰箱彩電大沙發”的舒適體驗廣受奶爸們的喜愛,銷量持續上漲,同時,在以“摳”爲主的經營模式下,理想減少了成本投入,成爲首個實現盈利的新勢力品牌,但這些長處也讓理想危機四伏。

首先,在智能化趨勢下,理想汽車就不佔優勢,所以在問界藉着華爲的東風“逆勢向上”之後,理想就顯得有點力不從心,畢竟在智能化表現及用戶忠誠度上,理想很難能比過“遙遙領先”,甚至在智能化層面,它離同梯隊的小鵬汽車也還有段距離。

而且,基於“摳廠”經營理念,理想在基礎設施建設以及用戶服務上的投入也是有限的,這點就不如一心想站穩高端市場的蔚來,同時也解釋了,爲什麼蔚來“不降價”的底氣會比理想更足一些。

再來,理想的“冰箱彩電大沙發”一開始噱頭十足,但它沒有太高的技術壁壘,所形成的差異化也不大,換句話說,它是可超越且可替代的。

所以,在理想成爲銷冠後,“冰箱彩電大沙發”的形式紛紛被其他品牌效仿。那麼在這種現狀下,比理想更便宜的產品就顯得更具性價比,更容易被選擇,主流市場用戶也不會再想着踮起腳尖去“夠一夠”理想了。

此外,對於理想來說更頭疼的是,如今隨着更多品牌與產品的出現,自己不論是在價格、產品還是服務上都沒有絕對的優勢和突出的特點,用戶選擇更多了,理想也變得不那麼獨特了。特別是隨着華爲和小米的入局,這些科技大廠對於流量和營銷套路的掌握也自成一套邏輯,這也使得理想這種新勢力車企比傳統車企更會掌握流量密碼的優勢蕩然無存,至於李想能不能保住“微博之王”這個名號,都很難說。

因此,在2024年開局便不容易的理想汽車,不免讓人替它擔心接下來的路,它是否會和2022年新勢力銷冠哪吒汽車一樣曇花一現?

與此同時,同樣在2023年收穫頗豐的問界汽車,2024年的銷量目標是60萬輛,這裡面,理想潛在用戶又會貢獻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