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拒絕中國援助,卻主動找印度合作,背後釋放着怎樣的信號
近日,在法新社報出有一些印度公民參加了俄烏衝突中俄的“後勤工作”後,網絡上又有了新的傳聞:
俄羅斯總統普京在深思熟慮後,出人意料地“婉拒”了中國的支持,轉而尋求與印度的合作。
這一決策一經發出,一下子打破了國際社會的平靜,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和熱議。
要知道自俄烏衝突以來,我國在經濟上給予了俄不小的支持。尤其是俄在做出開發遠東地區的大戰略後,我國更是不遺餘力地配合其邀請,達成共同開發的意向。
在很多人看來,在西方國家的圍剿與制裁下,俄正在向中國靠攏,中俄聯手勢必成爲這個時代的主旋律。
令人不解的是,正在中俄多項合作熱火朝天之際,俄卻做出了“拒絕中國,牽手印度”的決議。其背後又釋放着怎樣的信號呢?
從與中國聯手開發俄遠東地區,到爲中國開放海參崴港口,再到爲中國打通北極航線。
俄與中國的合作,不可謂不深。且在各項合作中,俄也表現出了足夠的誠意。
但是越是這樣,越令俄有些擔憂。俄也深知“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越是對中國的過度依賴,越不利於國家長遠的利益和戰略自主性。
由此,普京的決定不只是應付當前形勢,也是在爲俄羅斯未來打算。
其實,俄在前幾年已經意識到了這一依賴的嚴峻性。比如,俄在籌劃國內首個高鐵項目時,起初也是計劃與中國企業合作,最終爲了長遠戰略不得不放棄中國技術。
這樣看來,俄加強與印度的合作,不僅可以避免或減弱對中國的依賴,還能夠進一步拓展其在南亞地區的影響力。
從俄烏衝突到巴以衝突,再到紅海事件,使得整個國際局勢越來越混亂和複雜。
馬克龍的訪美之旅、德國對美國的怨憤情緒,以及土耳其的權力角逐,都深刻地動搖了國際聯盟的牢固和一致性。
俄爲了應對更加複雜和艱難的處境,不得不需要做出一個更靈活多變,富有策略的外交決定。
這一點,從前段時間普京閃電出訪中東的阿聯酋和沙特就可略見一斑。只有與多個地區、多個國家保持良好的合作關係,才能提高各種競爭的勝算度。
與中國相比,印度的底線更低。這也就意味着,與印度能夠有着更多的合作空間。
據報道,俄在與印度簽署了500多種產品的廣泛合作協議之後,還特別就一系列軍事合作項目達成了共識,包括共同研發新型武器系統、加強在印度洋地區的軍事合作等。
一方面因爲印度的軍事實力較弱,需要俄的加持;另一方面,印度的底線更低,在俄烏衝突期間,印可以堂而皇之地給俄輸送戰略資源等。
這一點,對於向來主張和平解決衝突事件的中國來說,就顯得多少有些不便。
不過,俄在做出這一策略調整後,其實也面臨着風險和挑戰。
1、首先俄需要平衡與中國和印度的關係。畢竟當前中國已是俄的重要戰略合作伙伴,兩國在多個領域有着深入合作,轉而向印,中俄關系勢必會受到影響。
2、印度作爲東南亞地區大國,與周邊國家多有糾葛和地緣政治問題。俄與印的合作,勢必也會激起印周邊小國的矛盾,這一點也需俄謹慎處理。
3、俄與印的合作,還會加速或加大美國等西方國家對俄的不滿。如今,俄烏戰場上,其實就已經是俄與西方諸國的博弈了,與印合作將更加加劇雙方之矛盾。
但無論怎麼說,解決當前的眼下問題,纔是第一要務。
在這一背景下,普京的表現不僅展示了他作爲領導者的聰明才智和果斷決策,還彰顯了他對國家未來的深刻考量和作爲領袖的時代擔當。
讀者們,關於“俄羅斯與印度的合作”,大家怎麼看?如果喜歡本文章,請分享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