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若侵略烏克蘭 陸軍武產業問題大了
殲-11B戰機掛載霹靂-15中遠程導彈的畫面。(央視)
隨着俄軍蓄勢攻打烏克蘭,似乎獲得北京力挺,已獲得全球關注。然而,烏克蘭是中方的一帶一路倡議夥伴,要是當地不穩定,可能會損及中國軍武的生產。
據《歐亞時報》(The EurAsian Times)1月31日報導,中方軍武產業很依賴烏克蘭一些最有價值的國防企業。自從蘇聯1991年解體,烏克蘭獨立後,在敏感領域擁有關鍵專業知識的烏克蘭科學家和工程師面對失業,或工資過低的問題,使國防產業被利用和濫用,無論在覈子或傳統應用上,都對武器和技術擴散構成嚴重的風險。
事實上,烏克蘭獨立後,約有30%蘇聯國防工業留在境內,其中包括僱用了超過100萬人的750家工廠和140家科技機構。此外,全蘇聯唯一能打造滑躍式短程起飛/攔阻索回收(STOBAR)系統航母的船廠,也在烏克蘭南部。
另一方面,烏克蘭境內的安託諾夫(Antonov)設計局也是蘇聯航太產業很重要的一部分。它曾設計出龐大的4引擎AN-124重型運輸機,還有至今仍是全球最大的6引擎AN-225「夢想(Mriya)」運輸機。而烏克蘭航發巨擘馬達西奇(Motor Sich),還有伊夫琴科-進步設計局(Ivchenko-Progress)也都座落於烏克蘭扎波羅熱(Zaparozhye)。
蘇聯時期,莫斯科有廣大的海外軍售市場,烏克蘭靠蘇聯,不愁沒顧客,但自從它獨立後,便供大於求。直到2014年俄羅斯侵略烏克蘭,佔領克里米亞前,基輔之所以能成爲全球第8大軍武出口國,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它主要透過航空,造船和飛彈技術的軍武灰市和黑市,設法穩固在一些亞洲和非洲國家的市場。
烏克蘭製造一些蘇聯時其的防空飛彈,太空衛星和安託諾夫運輸機,並以比俄羅斯更便宜的價格出售。而更重要的,就是如飛機和直升機等,許多俄羅斯系統都需要烏克蘭提供發動機和機翼等零組件。事實上,從2009—2013年間,俄羅斯是繼中國和巴基斯坦之後,第3大的國防產品買家。
波蘭獨立智庫凱西米爾普拉斯基基金會(Casimir Pulaski Foundation)研究員強森(Reuben F. Johnson)說,自從2014年俄羅斯佔領烏克蘭的克里米亞後,雙方關係惡化,也就在這時,中國乘虛而入。
衆所周知,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軍武市場之所以能挺過來,主要是獲益於中國和印度市場,而烏克蘭則成爲俄羅斯子系統和武器的主要供應商。後來中方利用逆向工程,複製了許多這類俄羅斯系統和子系統,據說殲-11就是俄羅斯蘇(Su)-27的複製品。
然而,事實證明,逆向打造雷達和其他零組件挑戰太大。也因此,殲-11上所用的雷達是由烏克蘭製造。例如,殲-11B系列所用的雷達,幾乎都安裝了西烏克蘭革新家設計局(Novator)所造的NIIP N001系列雷達。強森指出,殲-11B所用的多數空對空武器,都是靠烏克蘭賣給西安東方機械廠的工具和機械所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