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外長拉夫羅夫:中國“和平方案”是目前最明確、最合理的

(原標題:俄外長拉夫羅夫:中國“和平方案”是目前最明確、最合理的)

觀察者網消息,俄烏衝突已進入第三個年頭,仍不見“熄火”跡象。今年以來,通過談判來解決衝突的呼聲也日益高漲。

據俄新社4日報道,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告訴記者,中國提出的解決烏克蘭問題的倡議是迄今爲止最明確、最合理的方案。

“中國早在去年就提出了最明確的計劃——12點立場文件。我們的中國朋友說,首先希望各方就這些原則達成一致。”拉夫羅夫說。

他稱,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提出的“和平計劃”不同,中國的“和平方案”的內容是相互關聯、互爲制約的。在拉夫羅夫看來,澤連斯基的和平方案則是“一份菜單”,“你可以從中選擇你想要的”。

此前,烏克蘭外交部長庫列巴在接受印度媒體採訪時就曾以“菜單”一詞來形容烏總統的和平方案,他解釋稱,這是爲了方便“任何國家可以選擇願意推進的具體項目”。《基輔郵報》對此評論稱,這是烏克蘭“吸引‘全球南方’國家的正確做法”。

據報道,拉夫羅夫表示,對俄羅斯來說最重要的是,中國的“和平方案”是基於對目前局勢原因以及消除這些根本原因必要性的分析,構建得符合邏輯,“儘管有人認爲這個方案不具體,但這是偉大的中華文明提出供討論的合理方案”。

俄外長拉夫羅夫談中國“和平方案”。資料圖

自烏克蘭危機全面升級以來,中方始終秉持客觀公正立場,爲止戰凝聚共識,爲和談鋪路搭橋。去年2月底,中方發佈《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文件,提出了尊重各國主權、摒棄冷戰思維、停火止戰、啓動和談等12點重要原則。

今年3月2日至12日,中國政府歐亞事務特別代表李輝還訪問俄羅斯、歐盟總部、波蘭、烏克蘭、德國和法國,就推動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開展第二輪穿梭外交。

據路透社3月26日報道,瑞士方面表示,計劃在未來幾個月舉辦一場烏克蘭和平問題高級別國際會議。然而,俄羅斯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代表根納季·加季洛夫表示,莫斯科雖然不反對爲結束衝突談判,但不會參加在瑞士舉行的談判。他解釋稱,瑞士已經因爲在俄烏衝突中的立場而放棄了中立。

對此,俄國防部長紹伊古3日稱,俄方願意就烏克蘭問題進行對話,“伊斯坦布爾和平倡議”可以作爲對話的基礎,但他強調,在瑞士召開沒有俄羅斯參與的會議毫無意義。

當被問及中方是否會參與俄羅斯缺席的烏克蘭和平會議時,我外交部發言人林劍表示,在烏克蘭問題上,中方始終秉持客觀公正立場,堅持勸和促談,中方支持適時召開俄烏雙方認可、各方平等參與、對所有和平方案公正討論的國際和會。

延伸閱讀:

澤連斯基鬆口:不恢復烏1991年的邊界 也可以與俄和談

澤連斯基在電視臺講話畫面。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首次表示,即使不恢復烏克蘭1991年的邊界,莫斯科與基輔之間的和談也可以開始:他現在談論的是烏克蘭2022年的邊界。澤連斯基3月28日在接受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採訪時指出,如果烏克蘭能恢復到在特別軍事行動之前的2022年邊界,俄羅斯將“準備進行對話”。他強調:“我們不需要僅僅通過軍事手段來解放所有被佔領土。”

在澤連斯基主導下,烏克蘭通過立法禁止與俄羅斯談判,澤連斯基也曾表示,在俄羅斯軍隊離開1991年邊界內的烏克蘭領土之前,不可能開始和平談判。如今澤連斯基的表態可以說是“自己打自己的臉”,但是也許是俄烏衝突走向緩和的一個機會。

澤連斯基爲何改口?形勢嚴峻不得不低頭

澤連斯基改口同意談判,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前方戰場局勢不利,後方西方援助不斷縮水,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

首先來看戰場情況,阿夫傑耶夫卡戰役之後,俄軍趁勝追擊,烏軍則節節敗退,一直陷入被動。澤連斯基表示,烏軍未做好抵禦俄軍大規模進攻的準備,烏克蘭部隊的火炮已所剩無幾。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司令瑟爾斯基在接受烏克蘭通訊社採訪時也承認,前線形勢艱難,俄軍在戰場上使用的彈藥與烏軍相比擁有六倍的優勢,可進行密集的火炮和迫擊炮開火。俄羅斯還擁有人員上的優勢,以及航空兵活動力度加大。瑟爾斯基同時抱怨西方軍援的武器不足,他指出,烏軍因此才轉向戰略防禦。

雖然這段時間,烏軍通過遠程偷襲打擊俄黑海艦隊,派兵攻擊俄邊境地區等手段也取得一定的戰果,但如果正面戰線頂不住,這些戰果改變不了大局。

再來看西方援助的情況,美國對烏克蘭的援助因國內政治爭端而放緩。最新的美國援烏600多億美元的法案,雖然已獲得美國參議院批准,但在衆議院陷入僵局。澤連斯基28日與美國會衆議長約翰遜通話,敦促迅速通過援烏法案,不過考慮美國政治現實,約翰遜並未鬆口。

美國之外,其他主要西方國家對烏克蘭援助也在縮水,最積極的幾個國家,比如波羅的海三國等,力量又太弱,改變不了大局。而且一些西方國家 "暗中”甚至公開地尋求與俄羅斯接觸,顯然不看好烏克蘭的未來。

俄羅斯會“接招”開始談判嗎?

澤連斯基的這次表態無疑爲俄烏衝突的解決帶來了新的契機,但談判是雙方的,分析認爲,目前處於暫時優勢地位的俄羅斯談判熱情恐怕有限。

儘管從俄烏衝突一開始,俄方就多次表示願意進行談判,但事實上,雙方的條件相距甚遠。克里姆林宮強調,如果考慮到實際情況和新的現實問題,烏克蘭局勢可能走向和平方向,莫斯科的所有要求都是衆所周知的。這個有點拗口的話,簡單翻譯就是,俄羅斯期待的是以雙方目前的戰線爲基礎進行談判,達成類似“朝鮮半島停戰協議”的停火內容。

俄羅斯發動特別軍事行動之前,烏東武裝只控制了頓涅茨克州和盧甘斯克州三分之一地區。圖爲俄烏國旗

而烏克蘭方面立場,雖然從1991年的邊界爲基礎,改爲2022年的邊界爲基礎。但看看地圖就知道,俄羅斯發動特別軍事行動之前,烏東武裝只控制了頓涅茨克州和盧甘斯克州三分之一地區,另外俄羅斯直接控制了克里米亞。烏克蘭的新條件,等於要俄軍撤出目前控制的扎波羅熱和赫爾鬆州,同時撤出頓涅茨克州和盧甘斯克州大部分地區。這種條件俄羅斯很難接受。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近日就表示,俄羅斯已準備好通過談判解決烏克蘭危機,但不是基於烏克蘭提出的和平方案。

此外,不久前的莫斯科恐襲事件發生後,俄羅斯調查的所有矛頭都指向烏克蘭,很顯然,在俄羅斯社會高度懷疑恐襲是烏克蘭和西方策劃的情況下,普京要回應俄輿論的訴求,最好的報復手段就是加大對烏克蘭用兵的力度。不管烏克蘭實際上有沒有涉及恐襲,實際參與程度有多深,都是俄羅斯“出氣”的最佳對象。

因此從戰場形勢到報復恐襲的實際訴求,俄方目前“接招”,同意展開實質性會談的可能性並不高。克里姆林宮就表示,現在還不存在烏克蘭局勢向和平方向過渡的先決條件,俄羅斯的絕對優先事項是實現特別軍事行動的目標,目前只有通過軍事手段才能實現。大白話就是,俄羅斯還是“以打爲主”。

俄烏衝突的轉折點可能會提前到來?

恐襲發生後,俄羅斯雖然發起了對烏克蘭基礎設施和軍事設施的瘋狂打擊,但俄羅斯地面部隊並未大規模前進。這裡除了因爲春季翻漿期不利於大舉進攻外,俄羅斯還需要先攻下烏軍剩下的幾個堡壘化城鎮也是重要原因。

俄烏戰場前線的士兵。

澤連斯基早些時候表示,烏克蘭已經開始修建三條長達2000公里的防禦工事線,包括混凝土反坦克屏障和地下掩體。但是,有烏方高級官員透露,防禦工事建設資金嚴重不足,進度落後。一旦前方“要塞”被破,後方的新的防禦工事還未修好,無險可守之下,俄烏衝突的轉折點可能會提前到來,也就是烏軍出現潰敗的情況。一旦出現這種情況,烏克蘭就將短時間丟失更多的領土,這也是拜登政府竭力避免的,至少在美國大選前,烏克蘭可以“小輸”,但不能“大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