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對話 習近平的和平任務

(圖/新華社)

未來幾天全球眼光將聚焦在兩個地方,一是莫斯科,一是華府。前者是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俄羅斯會晤總統普丁,在烏克蘭的和平議題上會談出什麼;後者則看美國如何處理可能蔓延的銀行倒閉危機。

雖然這兩個議題領域不同,但合起來看卻意味深長。這諭示了中國正在崛起,美國卻衰退的實力消長。對處於這兩大權力交集,被外媒稱爲「地球上最危險地方」的臺灣,不能不更加關注。

先談後者。美國矽谷銀行因爲買了太多美債,當聯準會暴力升息造成債券價格下跌後出現擠兌潮,被迫倒閉,之後再陸續傳出其他兩家銀行也崩潰。拜登總統雖出面安撫民衆,聯準會也釋出破紀錄的流動性,但能否穩住局勢,大家都在看。

習近平訪問莫斯科也深受矚目,大家看的不是中俄關系如何發展,而是中國在中東推動「對話與和平」取得成功,讓水火不容的沙烏地阿拉伯與伊朗復交後,是否在東歐也能再下一城,讓俄羅斯與烏克蘭願意坐下對話。如果也能成功,就證明中國的國際影響力超越了美國,美中競爭天平開始向中國傾斜了。

對此美國當然不樂見。白宮國安會發言人柯比即表示,這潛在的停火提議是對俄羅斯有利的單方面建議,強調「現在停火實際上等於再次認可了俄羅斯的勝利」。但這隻關心勝負,卻不在乎戰火下軍民對和平的渴望,顯得冷血與無情。

烏克蘭形勢非常複雜,關聯到美歐各國利益,再加上中美競爭因素,將更爲難解。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雖然在中國公佈解決烏克蘭危機的12點立場時表示願意與習近平會面,但要排除各方勢力影響,以烏克蘭人的真正利益做決策,恐怕不容易。

就如同習近平訪俄前夕在俄國媒體發表的文章所指出:「複雜問題沒有簡單的解決辦法」。期望習近平一次到訪就解決俄烏戰事過於苛求,但能鋪墊和平氛圍,在善意推動下或有機會發酵。

站在臺灣立場,也樂見習近平推動「對話與和平」。近年來臺灣視中國爲「敵人」、批判「和平論」、堅持「備戰才能避戰」的論述是危險的。因爲大陸人口是臺灣的65倍、經濟規模24倍、軍力12倍,「螳臂當車」在歷史上沒有成功先例。戰略並不是「不抗中難道要投降?」的單選題,而是可以同時採取多種途徑的多重選擇題。

回到美國銀行危機的議題,造成危機的關鍵是美國國債的貶值。而誰能想到,原本被公認爲最安全的資產,現在卻變成最危險?但這正符合戰略思維反向辯證的特性。臺灣是地球上最危險的地方?或許是,但只要謹慎、理性操作,反而可能是最安全的。(作者爲臺灣國際戰略學會執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