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近尾聲?沈富雄預測結局 最大贏家不是普丁

澤倫斯基(左起)、拜登、普丁。(合成圖/美聯社)

俄羅斯大舉入侵,烏克蘭爆發逃亡人潮。(圖/美聯社)

烏克蘭遭俄羅斯軍事入侵已經2周,烏克蘭難民人數已達200萬,外界都在關注戰火到底何時會停止。前民進黨立委沈富雄今(10日)在臉書指出,美國及西方盟國出手的非傳統式戰爭,影響深且廣,普丁的疲態從最近一次提出的和議條件可以略見端倪,且普丁顯然沒有要佔領烏克蘭全境、沒有要佔領基輔,也沒有要澤倫斯基下臺;他更分析,美國是此一非傳統式戰爭的最大贏家,國力更盛,對手俄國有很長一段時間將積弱不振。

沈富雄在臉書寫下,從普丁最近一次提出的和議條件,第1,烏克蘭承認俄國對克里米亞的主權;第2,烏克蘭承認烏東兩個人民共和國爲主權獨立國家;第3,烏克蘭爲中立國,應予入憲,從這3點來看,第1、2兩項所含括的領土原已是烏克蘭治權所不及,割土難看,但不傷筋骨,第3項澤倫斯基已暗示放棄加入北約,但畢竟這是「城下之盟」,而且不無「國在山河破」的味道,但比起原先大家所預期的結局好太多。

沈富雄分析,普丁顯然沒有要佔領烏克蘭全境,沒有要滅烏克蘭,沒有要佔領基輔,沒有要澤倫斯基下臺,也沒有要殺他,也不至於淪落到美國爲他準備的流亡政府。普丁沒有說出口的是西方的制裁應在短時間內結束,所以,如果一切如上所述,則輸贏總結如下:

1.普丁及俄國是最大輸家,成本與所得不成比例,戰後GDP將落到全球15名外。

2.烏克蘭也是大輸家,破瓦殘垣,田園荒蕪,人民流離失所,未來仍難跳脫俄國的魔掌。

3.歐盟及北約唯美國之馬首是瞻,比戰前團結,此後很多政經結構需要重塑,沒有梅克爾及對俄天然氣過度依賴的德國顯得有氣無力。

4.美國是此一非傳統式戰爭的最大贏家,國力更盛,對手俄國有很長一段時間將積弱不振。

最後沈富雄說,但世人及美國人民對拜登的整體評價恐非十分正面,對期中選舉的影響正負難卜,亡羊補牢之計,我認爲美國應該戰後快速提出2.0版「馬歇爾計劃」,全力協助烏克蘭人民返鄉重建家園,普丁破壞的由我來重建,反正有錢人怕死,花錢不在乎,這要比北約東擴有效得多,普丁更加寢食難安,但也只有徒呼負負了。但他也說,這是一篇基於人道關懷,有點一廂情願的乘願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