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後歐洲將「四分五裂」?臺大教授爆這國不忍了

左起:法國極右派總統候選人瑪琳.雷朋(Marine Le Pen)、俄羅斯總統普丁。(圖/美聯社)

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兼任教授楊永明指出,從俄烏戰爭與歐洲安全及能源的角度分析,未來歐洲可能出現三大分裂,第一是歐盟可能與北約分裂;第二是東、西歐可能分裂;第三是極右派候選人瑪琳.雷朋(Marine Le Pen)若當選法國總統,德、法可能分裂;一旦俄羅斯對敵對國家的態度愈來愈不能忍受,未來衝突與能源問題也將愈演愈烈。

根據香港媒體《中評社》今日(16)報導,楊永明昨日出席「2022年法國大選後歐洲及歐洲周邊情勢分析」講座時表示,從俄烏戰爭與歐洲安全來看,地緣與歷史還是國際關係的主導力量,然美國的歷史太短、地緣關係太好,周遭各國完全無法構成威脅,所以不太會去思考這兩個問題,但對歐洲而言,這兩點纔是真正主軸。

楊永明舉例,爲何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對俄羅斯強烈反感,但匈牙利、塞爾維亞的態度卻截然不同?這與歷史有關。當對俄羅斯反感的國家,內部的負面能量不斷在醞釀,雙方的衝突就一觸即發;尤其當俄羅斯裔認爲,情勢對他們愈來愈不公平,甚至讓俄羅斯本國愈來愈不能忍受,戰爭與危機就會點燃。

楊永明分析,從能源的角度來看,有天然氣管線從俄羅斯直接輸送到歐洲,一定比其他任何方式更節省成本、更有利。所以這次法國總統大選,中間派的馬克宏與極右派的瑪琳.雷朋,都主張透過俄羅斯達到停戰目的,這凸顯了歐洲地緣政治的重要性。

對此,楊永明進一步指出,因此從地緣與歷史,以及能源的角度,歐洲未來可能有三大分裂,一是歐盟可能與北約分裂,因爲北約愈來愈像「美約」;二是東、西歐可能分裂;三是法國總統若由雷朋當選,德、法可能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