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屎竟藏超重要作用!亂挖恐釀5後果 醫給清潔建議

掏耳朵是許多人生活中的習慣,認爲既舒服又清潔,小心背後潛藏健康危機。(示意圖/達志影像)

掏耳朵是許多人生活中的習慣,認爲既舒服又清潔,小心背後潛藏健康危機。對此,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表示,耳屎其實具有保護耳朵的重要作用,能防止異物進入耳道、保持耳道溼潤等,一般來說,它會自行排出體外,因此不用再刻意清潔。若自行掏耳朵,恐會造成推入耳屎、損傷耳膜、感染、發癢及耳鳴等傷害,不可不慎。想避免掏耳朵,他建議平時洗完澡後,用毛巾擦拭耳朵外緣即可,或可使用耳塞防止耳朵進水,一旦出現任何不適症狀,務必先諮詢醫師。

黃軒在粉專「黃軒醫師 Dr. Ooi Hean」發文表示,耳屎爲耳朵自然產物,具有保護耳朵的重要作用,包含防止灰塵、細菌等異物進入耳道,以及保持耳道溼潤與抑制細菌生長。正常情況下,耳屎會隨着咀嚼、說話等動作,自然排出體外,因此,不用再刻意清潔耳朵。除非耳屎過多,導致聽力下降或耳朵悶塞等情況,才需要交由醫生進行清理。

至於自行掏耳朵可能會帶來哪些傷害?黃軒說明,棉花棒或其它工具可能會將耳屎推入耳道更深處,導致耳屎栓塞,影響聽力;若力道過大或工具不當,可能會刺破耳膜,造成耳膜穿孔;若耳朵有傷口,可能會導致感染,引起疼痛、發炎等症狀;會刺激耳道,導致耳朵發癢,反而更想掏耳朵;可能會損傷耳道內的神經,導致耳鳴。

談及該如何避免掏耳朵,黃軒建議平時應保持耳道清潔,洗完澡後,用毛巾擦拭耳朵外緣即可;也要注意防止耳朵進水,游泳或洗澡時,可使用耳塞或耳罩;只要耳朵出現發癢、疼痛等症狀,應先諮詢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