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平臺不能成了“隱秘的角落”

二手電商平臺以個人對個人交易爲主,交易監管和內容審覈的壓力確實大,但這不能變成平臺屢屢“自罰三杯了事”的藉口。近日多家媒體披露,有網友發現在閒魚上,有不少打着“捷安特”“二手空調”“蘋果取卡針”“一角硬幣”等交易旗號的賣家,涉嫌從事擦邊甚至色情交易。

平臺很快給出了迴應:不斷加大對網絡整改的力度,定期公示違法違規相關賬號及內容,歡迎廣大網友的監督與舉報。如果查實,會對賬號封號或者限制使用。

面對海量的賬號、內容和交易數據,平臺確有審覈壓力,尤其是在所謂“暗語”“黑話”的掩蓋下,此類違法違規交易更爲隱蔽。但縱有“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鬥爭難題,平臺不能總是在引發輿情之後纔想起事後監管,更不能把“歡迎用戶舉報”變成了自身懶政的藉口。

畢竟不是二手平臺第一次捲入相關爭議,2020—2024年,幾乎年年都有大輿情。從內衣、絲襪等涉嫌低俗色情二手物品交易,到陪聊、陪玩等“軟色情”擦邊,再到近期被曝光的“捷安特”見面交易,隱蔽性越來越強,尺度卻越來越大,讓平臺過去幾年“加強整改”的類似承諾很難具有說服力。

有些業務,平臺花費更多成本但並不產生直接收益,要做且必須做。安全審覈就是這類業務,它無關效益也無關效率,不僅要加大技術投入,甚至耗費冗餘的人工“笨方法”,但事關安全和公平公正,平臺就有責任付出。

實際上,既然用戶舉報後能夠審覈查實,就意味着涉黃等非法交易和詐騙、刷單等其他違規交易在審覈防範模式上有相通之處,就看平臺願不願意付出多一份的成本。

被網友曝光的上述交易貨品和所謂“暗語”“黑話”,充斥着不少直白的違規信號。比如,出售二手捷安特自行車,但產品介紹裡面是美女圖片,顯然不符合交易常理;標價嚴重偏離了產品價值本身,“蘋果原裝取卡針”“一角硬幣”等獵奇二手交易,無論如何也不能用“買賣自由”來掩飾。

事出反常必有妖,二手市場允許新奇交易和價值撿漏,但不能成爲不法交易瞞天過海的溫牀。僅僅通過技術手段,充分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應用落地,已經能夠大幅度減少類似有害信息和交易行爲,再加上充分的人工審覈查驗,讓平臺生態更健康,還能規避技術手段帶來的誤傷。

何況,容易出問題的平臺往往是數據量和交易量大的平臺,大平臺的技術儲備和能力,又常常是它們掛在嘴邊的護城河。

當小問題頻發,要麼技術被打臉,要麼態度有問題。如此“二選一”都不想選的話,那就加把勁整改,花點成本解決,別等一年之後又熱搜……

北京商報評論員 張緒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