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伊朗外長在北京罕見面對面會談

法國伊朗外長在北京罕見面對面會談。圖爲4月5日大陸國務委員兼外長秦剛在北京會見法國外長科隆納。(大陸外交部)

法國伊朗外長在北京罕見面對面會談。圖爲4月6日大陸國務委員兼外長秦剛在北京集體會見沙烏地外交大臣費薩爾、伊朗外長阿卜杜拉希揚(左)。(大陸外交部)

大陸《環球時報》8日引述法新社7日報導,法國外交部當天表示,法國外長在中國與伊朗外長舉行了罕見的面對面會談。隨總統馬克宏國是訪問中國的法國外長科隆納在北京會見伊朗外長阿卜杜拉希揚。根據雙方聲明,科隆納和阿卜杜拉希揚在會談中全面討論了雙邊關係以及共同關心的地區和國際問題。他們還就領事問題交換了意見,並同意促進相互尊重和繼續對話。

與此同時,據包括美國媒體在內的多家外媒報導,知情人士透露,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伯恩斯本週突然到訪沙烏地,對該國最近同伊朗與敘利亞和解表示「意外和不滿」。

《華爾街日報》7日報導,本週稍早,伯恩斯在事先未宣佈情況下突訪沙烏地,並向對方表達不滿。他對沙烏地王儲穆罕默德說,利雅德在華盛頓「全球競爭對手」的支持下與伊朗和敘利亞達成和解,對此美國大感意外。

路透社6日稱,伯恩斯訪問沙烏地的消息公佈之時,沙烏地外交大臣與伊朗外交部長在北京舉行會談。這是地區兩個競爭對手的高級外交官7年多來首次會晤。《華爾街日報》稱,根據一份聯合聲明,沙烏地外交大臣費薩爾和伊朗外交部長阿卜杜拉希揚同意重啓兩國間的航班並恢復官方和民間互訪,還同意開始準備重新開放2016年關閉的兩國大使館和領事館。幾周前,在中國的斡旋下,沙烏地和伊朗政府同意恢復外交關係。

《華盛頓郵報》6日稱,沙烏地選擇中國作爲斡旋方是在發出一個明確的訊號,他們認爲北京是一個比美國更可靠的長期合作伙伴。美國「政治新聞網」6日稱,雖然華盛頓的一些人擔心中國正在填補美國留下的真空,但大多數人看到的是北京爲該地區穩定所做努力的積極一面。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中東小組負責人、參議員克里斯·墨菲說:「美國和中國之間並不是所有事情都必須是零和遊戲。」他說,利雅德和德黑蘭之間關係的改善意味着該地區的衝突將會減少,這將降低美國被捲入中東戰爭的可能性,「我不知道爲什麼我們會認爲沙烏地和伊朗之間的衝突降級會有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