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終結駐軍馬利 打擊非洲激進勢力轉進尼日

法新社報導,法國在馬利的駐軍不斷遭遇麻煩。法軍在西非任務累計有53名官兵陣亡,其中多達48人死於馬利。

路透社報導,自從馬利軍政府違背在本月舉辦選舉的協議並提議掌權至2025年,法國和馬利的關係便告惡化。

此外,馬利政府在境內部署俄羅斯傭兵,引發一些歐洲國家抱怨這與他們的任務相沖突。

法國和盟邦發佈聲明指出,軍政府設下「多重障礙」,使得他們在馬利執行任務的條件不復存在。

這項決定涵蓋在馬利的2400名法軍和數百名其他歐洲國家部隊。法國在2013年開始派兵至馬利,歐洲盟軍則在2020年才成立加入,目的爲了減輕法軍負擔。

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在一場記者會上表示:「由於我們不認同(馬利)實質當局的戰略和背後目的,我們無法繼續與他們並肩作戰。」不過他強調,撤軍不代表法國在馬利的9年任務失敗。

馬利多年來是伊斯蘭激進份子威脅的核心地帶,如今法國撤軍,引發外界擔憂非洲沙赫爾(Sahel)地區叛亂勢力更肆無忌憚。

不過馬克宏說,馬利鄰國尼日已同意讓打擊伊斯蘭主義份子的歐洲部隊派駐當地,「這項軍事任務的中心將不再位於馬利,而是在尼日」。

馬利、查德和布吉納法索等原由法國殖民的非洲國家接連發生政變,使得法國在西非的結盟勢力減弱,有利於控制大片地區的聖戰份子,也開啓俄羅斯填補勢力空缺的大門。

馬克宏警告,蓋達組織(Al-Qaeda)和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已將西非沙赫爾地區和幾內亞灣(Gulf of Guinea)國家列爲「擴張戰略的優先目標」。

一同出席記者會的塞內加爾總統薩爾(Macky Sall)也說,打擊「沙赫爾的恐怖主義,不能只是由非洲國家來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