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彈紅翻黑 臺股恐回測年線

外資13日小幅賣超臺股85.3億元,官股券商與投信則持續買超,金額分別爲20.56億元、8.38億元;外資對臺積電連3賣、13日單日賣超金額29.98億元,官股券商則是連三買、累積金額19.93億元,臺積電股價年線得而復失,13日股價收在571元,下跌0.7%。

除了臺積電利多不漲外,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陳奕光以「美債煮青蛙、美元炒韭菜」比喻,指出雙率影響大,美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又公佈在即,也恐不利於指數。另一方面,蘋果(APPLE)新品供應也可能持續受大陸能耗雙控政策影響。

整體來看,臺股紅利已開始鈍化,櫃買指數已先跌破年線,且如韓股等亞股也在年線之下,臺股加權指數年線恐怕岌岌可危。

陳奕光指出,臺股仍有三大利多值得期待,包括(1)臺灣外銷訂單亮眼,預估上市櫃10月營收創高家數仍有望50~100家;(2)鴻海推出電動車來勢洶洶,電子題材將從3C消費性電子轉向車用電子;(3)看好企業第三季財報,推升整體前三季獲利,進而使2022年配息可期,推估臺股殖利率近5%。然目前市場氛圍低迷,暫保守謹慎看待爲宜,區間看萬六至萬七間。

國泰證期顧問處經理蔡明翰指出,Fed 11月的縮減購債、大陸恆大與限電事件,以及美國舉債上限等是現階段四大利空,但後續有望逐漸淡化,美元指數是重要觀察指標,一旦轉弱,科技股就有望吸引外資迴流,再帶動股市行情翻揚。

蔡明翰認爲,短線上市場氣氛低迷,預期本週加權指數仍會在5日線上下200點震盪整理。中長線將回歸基本面,特別是歐美進入消費旺季、新冠肺炎新增確診人數降低,相較2020年感恩節、聖誕節因疫情削弱消費力的低基期,報復性消費可望帶來大幅成長。

元富投顧總經理鄭文賢表示,市場仍擔心電子庫存調整壓力,近期臺股反彈成交量都無法進一步放大,顯示追價買盤相當謹慎,可待國際變數及法說會後,積極佈局2022年展望佳個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