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擊晶片禁令?北京禁電動車「關鍵原料」 專家驚爆內幕太震撼

大陸石墨出口禁令12月上路。(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繼8月祭出半導體原料鎵、鍺的出口管制後,大陸以國安爲由再度使出殺手級武器,宣佈自12月起,將3種高敏感石墨(graphite)產品納入出口管制清單,未經許可,不得出口。外媒報導,在大陸製造業主導地位面臨挑戰之際,北京政府再度出手掌控關鍵礦產供應,有專家警告,世界各地的電動車生產將陷入停擺。

路透報導,Counterpoint Research資深分析師Ivan Lam表示,除中國大陸外,還有其他國家和地區實施石墨出口管制。石墨是一種高性能材料,在半導體、汽車、航空航太、電池製造、化學等產業廣泛應用,由於需求不斷成長、市場供需失衡,預料石墨價格將持續上漲。

Lam認爲,大陸的管制並非完全禁止,在之前的臨時出口管制期間,並沒有對任何產業造成重大影響。

里昂證券研究部門副主管Christopher Richter指出,中國大陸讓世界無法取得石墨原料是一項大膽行動,這將使世界各地的電動車生產陷入停擺,並可能導致大陸與歐盟、大陸與美國之間的貿易爭端升溫。

Richter說,日本的產業可能會開始找尋替代方案,通常尋找替代「來源」或替代「材料」。

現代證券分析師Kang Dong-Jin表示,這並不是說大陸突然停止石墨出口,而是採取更嚴格的監管和審查。對於高度仰賴大陸石墨進口的韓國企業來說,可從美國或澳洲的礦場尋求替代品,但可能會增加成本負擔。

石墨材料用於電動汽車(EV)的電池。根據美國地質調查所(U.S. Geological Survey)數據顯示,大陸是全球最大石墨生產國,提供67%的供應量,而提煉石墨也有超過90%來自大陸,幾乎是所有電動汽車電池陽極中使用的材料。

大陸商務部表示,對特定石墨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是國際通行做法;有利保障全球供應鏈產業鏈安全穩定,更好維護國安和利益。中方作法,不針對任何特定國家和地區。

大陸商務部會同海關總署發佈關於優化調整石墨物項臨時出口管制措施的公告,將此前實施臨時管制的球化石墨等3種高敏感石墨物項正式納入兩用物項出口管制清單;同時,取消對爐用碳電極等5種主要用於鋼鐵、冶金、化工等國民經濟基礎工業的低敏感石墨物項的臨時管制。此前,中方已經向有關國家和地區作了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