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制排放核污水 陸暫停日本水產品進口

澎湃新聞報導,汪文斌24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日方此舉將長期受到國際譴責,要求日方停止這一錯誤行爲,並向日方提出嚴正交涉。海關總署則稱,爲防範受到放射性污染的日本食品進口到中國,保護消費者健康,將持續開展對日本食品放射性污染風險的評估,並強化監管日本進口食品。

日前香港、澳門已經宣佈24日起禁止日本部分地區水產品進口。日本農林水產省數據顯示,中國是日本第一大水產品出口市場,第二就是香港。2022年中國進口日本農林水產品和食品金額大增25.2%,至2,783億日圓(約新臺幣600億元)。其中出口額最高的水產品類別是貝類、魚類和冷凍魚類,佔比共近七成。香港同年從日本進口價值755億日圓的水產品。

報導指出,早在2021年,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海洋工程研究院院士張建民等專家,從宏觀和微觀不同角度,分別建立海洋尺度下放射性物質的擴散模型,以及福島核污水排放計劃的長期模擬。

其中宏觀模擬結果顯示,日方排放核污水240天后,核污水就會抵達大陸沿岸海域,1,200天后到達北美沿岸,且幾乎覆蓋整個北太平洋。

值得注意的是,外媒24日詢問中方,隨着日本核污水未來進一步擴散到朝鮮半島、俄羅斯海域,是否也考慮禁止這些國家地區的水產品?對此,汪文斌未正面答覆,僅以可查閱海關總署公告帶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