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天地寬關於現代小詩篆刻展

新世紀以來的這二十餘年,最關鍵的一個字,大概就是「微」字了。它連結了所有人的生活軟硬件,如微軟、微信、微晶片、微革命、微創新、微美容,衆多事物都逐漸冠上了「微」字才新鮮有趣,獲得嶄新面貌。歷經百年後,「小詩」一詞再度迴歸,甚至以「截句」、「微詩」等詞出現。「微時代」中幾乎「不微」則無以行走天下。

而「篆刻」是極其古老傳統金石書畫技藝中的「微物」,大小看似在「方寸」之間,其「天地之寬」有如舀一口井,當品其泉源,卻流長淵遠,竟能連接不可盡知的地質與海天。此種藝術的歷史比《詩經》的出現還古老,已超過三千年,起初是作爲能代表實用的交換憑證或權力標誌的印章形式出現,直至唐宋之際結合書畫,因具畫龍點睛的效果,水墨或書法若無它幾乎畫不下句點,纔有收藏之風,開始躋身審美領域。直至明代文人代替匠人,自篆自刻,更騰身悠遊於詩、文、書、畫之間,使金石與書畫有了平起平生的能量和地位。

文訊雜誌40週年及紀州庵12週年館慶,特邀請詩人白靈及書篆家陳宏勉共同策劃「現代小詩篆刻展」,邀約43位現代詩人及43位書篆家,跨界結合古老書篆與現代小詩,各以獨特的美學眼光,將詩篇之美,與書法之美、章法之美、刀法之美及金石質地之美融成一體,是繼2014年的「現代小詩書法展」後又一次大型藝術展演創舉。

「現代小詩篆刻展」在紀州庵大廣間展至十二月十日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