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持續低迷 專家:中國經濟刺激政策將使通縮和緩而漫長

經濟學家認爲,中國不會快速陷入通貨緊縮漩渦,持續的刺激政策將會讓通縮和緩而漫長。(圖/Sutterstock)

中國經歷了短暫緩和之後於10月份再陷入通縮,凸顯中國政府要重振內需相當困難。經濟學家認爲,在房地產長期低迷的情況下,即便中國政府出臺一系列刺激措施,仍未能提振消費者信心。不過中國並不會陷入通貨緊縮漩渦,持續的刺激政策將會讓通縮和緩而漫長。

《華爾街日報》指出,新公佈的經濟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復甦勢頭減弱,10月份出口連續第6個月下降,製造業活動意外萎縮。一些經濟學家表示,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同比下降0.2%,遠低於中國政府設定的全年上漲3%的目標,表明中國的基本需求仍疲軟,但並不一定意味着中國經濟會猛烈地大幅放緩。

荷蘭國際集團(ING)亞太區區域研究主管康奈爾(Robert Carnell)指出,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供應過剩,而不是需求崩潰,通脹低迷主要是由食品價格大幅下降所致,國家統計局表示,CPI下降是由於10月份大部分地區天氣晴好,農產品供應充足,加上10月份黃金週節後消費需求回落。

報導說,與此同時,中國10月份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同比也下降2.6%,標誌着連續第13個月出現通縮,這加劇了人們對許多工廠業主正大幅降價以爭奪市場份額的擔憂。深圳龍崗工業園區一位黃姓經理說,今年迄今訂單同比減少近40%,他的汽車儀表盤攝像頭被迫大幅折扣,公司利潤率縮小,「這是我們經歷過的最糟糕的一年。」

報導指出,今年大部分時間通縮壓力一直困擾中國經濟,取消疫情封控後,經濟一度出現消費熱潮,但隨着房地產危機的加深,熱潮很快就消退。經濟學家們正在辯論中國是否面臨債務通縮陷阱的風險,許多人認爲,隨着更多刺激措施的推出,中國可以避免長期通貨緊縮。

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的經濟學家表示,中國的通脹率在可預見的未來似乎仍將保持低位,中國並非即將進入通貨緊縮的漩渦,隨着政策支持逐步到位,核心通脹率很可能在明年上半年恢復到1%以上。另一些人警告說,通縮壓力將持續存在,部分原因是西方經濟體減少對中國供應鏈依賴,中國製造業產能過剩風險持續上升。

瑞穗證券亞洲(Mizuho Securities Asia)經濟學家表示,中國很可能面臨長期通縮壓力,因爲國內需求也許無法消化閒置產能。通縮影響可能輕微,但會持續很長時間。

除了降低房貸利率和放鬆大城市購房限制之外,中國上個月還公佈了一項增發人民幣1兆元(約合臺幣4.25兆元)國債以支持國內經濟的計劃,但經濟學家認爲需要採取更有力的措施來穩增長。瑞聯銀行(Union Bancaire Privee)經濟學家預計,中國央行可能在12月進一步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