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範颱風豪雨樹木倒伏意外 臺南重視風險行道樹移除問題

臺南工務局針對專業檢查風險性高的行道樹進行移除,以防發生危險。(圖/記者林悅翻攝,下同)

記者林悅/臺南報導

樹木倒伏死傷意外層出不窮,行道樹生態循環可以淨化空氣都市之肺,也可提供景觀與遮蔭的功能,是節能減碳健康綠色城市的主要功臣之一,臺南市維護行道樹不遺餘力,惟颱風豪雨災變造成樹木致命的傷害,進而危及民衆的生命財產安全,如何進行風險行道樹移除是重要題。

臺南市工務局自2018年起便委託專業單位,對於交通流量高、樹胸高、直徑較大路段的行道樹,進行風險檢測。但樹木養成不易,外表樹葉茂盛挺直的行道樹,近幾年仍時常因內部腐朽、染病突然倒塌,發生阻礙交通壓車傷人意外事件;2020年工務局進一步委託專業單位,除擴大區域作爲篩選條件外,也參考了養護單位反映及道路工程施工頻率,做爲選擇檢測行道樹路段的參考。

市府2020年起擴大檢測範圍,風險檢測分爲第一階段的目視評估,後續再依照不同等級進行第二階段鑽孔阻抗儀評估,以確實診斷出風險樹木。2020年度先針對永華六區29條道路進行約2600多棵行道樹的檢測,最後結果有598棵樹已經出現腐朽空洞樹根盤根根冠埋沒等衰退情形,可能在平日無風雨,或在瞬間強風強降雨時就會傾倒,有必要處理建議移除;另有660棵樹仍須追蹤觀查

其中,健康路一段家齊中學前8株印度橡膠樹經初步目視檢測,判定既有樹穴空間不足,樹木生長受限導致浮根狀況嚴重,且根盤已無支撐力;經第二階段使用鑽孔阻抗儀檢查一株外觀有明顯空洞之印度橡膠樹,發現部分樹木枝條交接處腐朽空洞比達50%,如遇瞬間強降雨、強風容易倒伏;且考量該路段爲主要道路,車流量高,防患未然預計7月底前移除,以確保颱風季用路人安全。並已與當地里長、樹木專家詹明勳、李武昌2位老師會勘,現地不再補植,以維交通安全。

工務局繼2020年執行樹木風險檢測,2021年、2022年度仍各編列500萬元預算,將持續辦理樹木風險檢測作業,檢測範圍也將擴大到全臺南市37區,希望能借由風險評估降低未來發生樹木倒伏案件機率營造市民安全的綠生活環境

卸妝神水、用過回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