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扎堆押注新能源,“電”會比“房子”好賣嗎?|馬上評

圖源:恆大集團官網

近幾年,房企對於新能源的熱情可謂只增不減,房企加碼新能源又迎新案例。

6月1日,榮盛發展發佈關於籌劃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事項暨停牌的進展公告稱,公司擬以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控股股東榮盛控股持有的榮盛盟固利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8.38%股權。

事實上,房企跨界新能源並不是新鮮事,除榮盛發展外,據鈦媒體App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已有包含廣宇發展、天宸股份、萬達、恆大等在內的十餘家房企均有轉型或涉足新能源行業。昔日千億房企榮盛發展爲何突然轉向新能源賽道?新能源行業到底有何“魔力”引得房企爭相跟進?房企紛紛扎堆新能源行業,又有多少勝算?

停牌、收購,千億房企的緊急“自救”

5月28日,榮盛發展發佈關於籌劃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事項暨停牌公告稱,擬以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控股股東榮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榮盛控股”)持有的榮盛盟固利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盟固利”)68.38%股權。本次交易目前處於籌劃階段,具體交易方案仍在商討論證中,尚存在一定不確定性。

據悉,盟固利成立於2002年,是國內較早從事新能源車用、儲能車用鋰離子動力電池及電池的關鍵材料研發和產業化的企業,旗下三元、磷酸鐵鋰、鈦酸鋰體系等動力電池產品廣泛應用於綠色儲能、軌道交通等領域。2018年,榮盛控股曾以總價57.39億元從中信國安手中收購盟固利66.56%股份。

值得一提的是,自5月份以來,尤其在5月中下旬榮盛發展股價一直在1-2元間徘徊,截至臨停公告發布的前一天(5月25日),榮盛發展股價收跌10%,報收1.17元,逼近“1元股價”退市紅線。

曾幾何時,榮盛發展也是銷售千億的地方頭部房企。2018年-2020年,榮盛發展年銷售額均保持在千億以上,不過進入2022年後,榮盛發展業績便遭遇嚴重下滑。5月10日,榮盛發展還曾收到來自深交所的年報問詢函,針對榮盛發展2022年營收下滑,業績虧損面進一步擴大和毛利率下滑等問題進行問詢。此外,對於因新增融資受阻,資金流動性持續承壓,暫停支付的兩筆本息累計3.67億的到期美元債券,深交所要求其說明美元債違約對公司經營狀況、融資情況及其他債務的影響。

面對榮盛發展業績和股價的表現,有不少業內人士指出,榮盛發展跨界新能源這一舉措,無疑是在拯救逼近停牌退市的“1元”股價,是利用新能源概念的一次自救。另據知情人士透露,其實早在2021年,榮盛發展就曾考慮過將榮盛控股旗下的新能源產業放到上市平臺經營發展。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對此也表示,“不少瀕臨退市的房企跨界做新能源,當務之急是要藉助轉型新能源的概念來維護股價以避免退市,至於企業是否具備跨界運營能力則是另外一回事。”

房企跨界新能源近幾年並不鮮見,據鈦媒體不完全統計,除榮盛發展外,目前還有有十餘家房企佈局或轉型發展新能源業務,其中包含廣宇發展、新城控股、天宸股份、富力、萬達、碧桂園、保利、萬科、恆大、雅居樂、合生創展、華夏幸福、宋都股份和金科股份等。

房企佈局新能源業務彙總,製圖:鈦媒體

從佈局領域看,房企佈局新能源領域範圍較廣,主要圍繞新能源汽車方向及其產業鏈上下游,其次是光伏、風電等領域。

2021年廣宇發展通過重大資產重組,將下屬23家房地產子公司股權與控股股東魯能集團有限公司、關聯方都城偉業集團有限公司合計持有的魯能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100%股權進行置換,從房地產徹底“變道”新能源。近日,廣宇發展又宣佈以3.05億元註冊設立“青海中綠電儲能科技有限公司”,佈局儲能產業。

去年10月,頭部房企保利與碧桂園聯合孵化的保碧新能源科技公司成立,該公司以分佈式光伏電站投資爲核心,目前已在上海落地首個“光伏+儲能+充電”的示範項目。

此外,天宸股份近日也拋出一份超百億級的光儲一體化投資計劃,宣佈擬新建20GW的高效太陽能電池及20GW的儲能變流器及儲能系統集成製造項目。

除光伏、風電領域外,還有恆大和寶能兩家房企跟進新能源汽車風口,親自下場,跨界造車並創立了自主汽車品牌。雅居樂和華夏幸福則是直接投資新能源汽車企業,前者於2021年底投資了新能源車企新貴“威馬汽車”,後者也曾收購合衆汽車股份。

房企轉型新能源,勝算幾何?

房企爲何前赴後繼入局新能源賽道?這個問題背後反映出房地產和新能源兩大行業發展現狀的反差——一邊是經歷了高速發展後逐漸降溫的地產行業,一邊則是深受熱捧且尚在風口的新能源行業。

經歷了疫情和“三高”運轉模式,不少房企資金鍊承壓,陷入流動性危機,雖然近兩年各項行業利好政策陸續出臺,房地產市場開始整體回溫,但行業已經進入存量時代,探索多元業務發展已經成爲房企開闢第二增長曲線的重要方向。

此外,隨着近幾年“雙碳”目標的提出,不少房企也在積極響應國家政策,着力推進綠色建築、實施綠色運營。衆所周知,房地產行業是高能耗行業,公開資料顯示,房地產行業相關碳排放佔全球直接和間接碳排放總量的40%,因此房地產行業也是踐行“雙碳”政策、實施綠色減碳的關鍵領域。

2022年初,我國曾先後頒發《“十四五”建築業發展規劃》和《“十四五”住房和城鄉建設科技發展規劃》,均提倡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築,推廣綠色建造方式,發展綠色低碳、數字化、智能化、工業化和產業化技術,促進建築業轉型升級。因此,房企轉型或佈局新能源不僅可以助力其實現多元業務發展,提升持續經營能力和自身競爭力,同時也是契合“雙碳”的產業大方向,存在將其地產項目轉換成綠色建築的巨大空間,從這個角度來說,房地產企業佈局新能源賽道相當於是向上進行清潔能源產業鏈佈局的整合,存在比較明顯的規模優勢和協同優勢。

不過,從目前多家跨界房企的業務表現來看,跨界新能源仍面臨不少挑戰。

據財報數據顯示,主營光伏業務的廣宇發展因轉型新能源實現2022年業績扭虧轉盈,實現淨利潤6.33億元,同比增長300.88%。保利和碧桂園聯手成立的保碧新能源公司也於今年2月份完成來自華美國際、蔚來資本、鐘鼎資本等在內的5億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

同樣佈局光伏的新城控股,其新能源業務對其業績加持卻微乎其微。不過2022年上半年,在房地產融資環境不景氣的艱難時刻,新城控股仍成功發行了1億美元7.95%優先綠色票據,並完成了1.65億元的能源融資。

宋都股份和金科股份的新能源業務也歷經坎坷。2022年,宋都股份曾墊資16億元與合作方啓迪清源共同參與西藏珠峰在阿根廷的鹽湖提鋰項目,後來因其信息披露違規,收到監管部門的違紀警示,便終止了上述項目。更早在2014年佈局光伏和風能產業的金科股份,因自身經營壓力於2021年將旗下景峽、煙墩兩個風電場的重資產業務以股權交易對價13.94億元出售給青島能投。

就連走“輕資產模式”,低調涉足汽車銷售業務的萬達也在近期拋售了旗下汽車業務。天眼查App顯示,近日,萬達汽車科技服務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企業名稱從“萬達汽車科技服務有限公司”變更爲“泰慶(珠海)汽車科技服務有限公司。

而親自下場造車的恆大和寶能也深陷困局。歷經四年“難產”後量產的恆馳5,在僅過去半年,恆大汽車就遭遇了資金危機,今年4月底,因資金問題,恆大汽車宣佈天津工廠將暫緩生產恆馳5。近期,恆馳官方雖宣佈天津工廠已全面復工,但據內部員工透露,由於人手短缺,目前產能大打折扣未恢復至停工前,原供應商也並未收到其新訂單。寶能也因資金短缺導致汽車業務停擺,隨之伴隨裁員,員工、經銷售及供應商集體上門討薪和討債,直營店大面積關閉等問題。

筆者認爲導致房企跨界新能源成功案例較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對涉足新能源汽車的企業來說,新能源汽車行業前期投資巨大、市場競爭激烈、且不確定性比較高。當前資金對房企而言本就短缺,再持續投入到造車業務上,資金鍊只會更加捉襟見肘。從造車賽道來講,目前不僅有龍頭車企比亞迪、特斯拉,還有“蔚小理”等造車新勢力,新能源汽車行業已經進入內卷階段,房企入局造車優勢並不突出。

而相比新能源車,光伏、風電領域也是一個“燒錢”的行業,據安信證券對新能源行業發展現狀及重點企業分析顯示,綜合資源獲取能力、融資能力與投資運營能力三方面來講,目前新能源發電市場仍主要以央企、國企(如五大發電集團)爲主導。並且光伏、風電領域同樣具有較高的前期成本投入,項目投產週期也比較長,這都會進一步增大企業資金鍊壓力。不過正如前文所說,在分佈式光伏建設方面,房地產企業還是存在一定的業務協同優勢的,比如保利與碧桂園聯合創建的保碧新能源科技公司,就是以分佈式光伏電站投資爲核心業務的。

最後,對於新能源電池領域來說,房地產企業跨界則面臨着較高的技術門檻。有券商人士也表示,房企涉足新能源產業的背後動因可能不盡相同,但新能源產業在研發、技術、銷售等環節具有較高的門檻,房企想要成功跨界難度不小。房企的優勢在於項目運營經驗,多數房企並沒有新能源相關的產業經驗,更沒有新能源上下游產業鏈資源,而新能源電池對於技術研發能力、供應鏈採購的穩定性以及下游客戶的積累都有很高的要求,這些都是需要長期積累的能力。

對於房企跨界新能源,總體而言並非“易事”,但對於房地產企業長遠發展來說,除了“節流”之外,更重要的是如何實現“開源”,新能源行業具備長期發展前景、並且符合政策導向,確實可以作爲房企佈局第二增長曲線的一個重要方向,但是考慮到跨界的難度,可以重點關注信息透明度更高的同一控股集團內的新能源資產、或者具備協同優勢的“綠色建築+分佈能源”方向,同時房企也要充分利用好自身融資平臺能力、把握好投資節奏,防止步子太大短期對資金鍊造成更大壓力。